王佺光祿寺丞制
敕某:爾大臣之家,賢者之后,能自策勵,不隳其官。序勞當遷,往踐厥位。無忝爾祖,乃惟顯哉!可。
奏舉人前陜州節推郎凡衛尉寺丞制
敕某:選于吏部者多矣,非使在位者舉其類,則善人豈能自進乎?爾能勵厥官,以多薦者,丞于衛尉,其愈祗修。可。
孫琪衛尉寺丞張次元大理評事制
敕某等:材施于一邑,知效于一官,至于三年而無職事之負焉,不可以無報也。序進一等,往其懋哉!可。
柴元謹衛尉寺丞制
敕某:商之有征久矣,所以銷沮游末,而勸之力本,非特收其贏財,佐公上之急而已也。爾勤其事,以有累日之功。序進一官,以從《大雅》“無德不報”之義。爾維世族,尚克勉哉!可。
奏舉人前梓州郪縣主簿陳巨卿衛尉寺丞奏舉人前權復州軍事推官孫琬大理寺丞制
敕某:選于吏部者多矣,非使在位者舉其類,則善人豈能自進乎?爾能勵厥官,以多薦者,丞于卿寺。其愈祗修!可。
張服尹忠恕張慎言孫昱太子中舍制
敕某:《周官》“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故朕時憲以為考績之法。夫吏者三歲能率職礪行而無罪悔,是宜有賞。序官一等,以慰爾勞。維爾良能,宜加報稱。可。
薛昌弼雷宋臣太子中舍劉師旦殿中丞制
敕某:審官考課之法,成于先帝之時。朕維奉循,以職名器,無有親疏遠近,使有司一是以待之。嘉爾有勞,序遷一等。勉共爾位,率志忘私,庶乎能稱爵賞之公,而終無尤于職事。可。
方蘋高安世張湜傅充并太子中舍制
敕某等:吾于爵祿甚慎,閔仁百姓甚篤。爾等或專一縣,或佐一軍,而皆列于卿丞之籍,蓋嘗有所試矣。今有司序功,當得遷位,吾雖甚慎爵祿,而于爾等無所愛焉。其勉思拊循百姓,以稱吾閔仁甚篤之意。可。
黃汾太子中舍制
敕某:吾擢天下之才而立民長伯,萬家之縣,又有戎馬之任焉,其稱甚難。而爾能其事,有勞遷秩,毋廢爾成。可。
王塾太子中舍制
敕某:爾丞于理,亦既三年,有職事之勞,無行義之過。使遷厥位,著籍外廷。夫與于燕而坐于朝,報禮亦云異矣。往祗乃服,其可不思!可。
奏舉人前永興軍節度掌書記王申等太子中允制
敕某等:皆以藝文起家,而久于常選,才能行義,數見推稱。揚于朝廷,各命以位。往共厥服,可不勉哉!可。
雷宋臣太子洗馬制
敕某:周人事神以諱,而不諱嫌名,持循至今,遂著為律。爾以難避之諱,而辭當拜之官,自言冒榮,有所不忍。其更位號,以慰孝思。慎爾百為,勉求稱此!可。
熊本著作佐郎制
敕某:吾歲取吏部之選者,以為宮監省寺之官,常不啻乎百人,論者患其多焉。《詩》不云乎:“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有天下者,豈以士多為患哉?顧其所取何如爾。汝藝文政事,皆見稱述,往踐祿次,蓋將有補于時。使人視吾所取而不以為多,在汝勉之而已。可。
高旦著作佐郎制
敕某:唐、虞以三考黜陟幽明,而其所命或終身于一職。然則其所謂陟者,蓋爵服之加而已。今之增位,猶古之加爵服也。以爾久于職事,而功用應于有司之法,故使增位以報焉。雖考績之歲月與黜陟之方,古今不同,而吾所以褒勵庶工,非與唐、虞異意。爾其毋怠,思稱厥官。可。
國子監直講孫思恭著作佐郎制
敕某:爾才能行義,有超卓之譽于時,故選于眾以教國子,而又寵以校讎之官。有司稽勞,當得遷位。列職東觀,往其懋哉!可。
奏舉人前祁州深澤縣令王廣廉著作佐郎制
敕某:爾用舉者為縣,又能修其職事,而舉者眾多。升序厥官,屬之東觀。夫士之有能有為也,豈必戒敕而后勉哉?爾以才稱,其知自勸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