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黃河四首
川上恒極目,世情今似閑。去帆帶落日,征路隨長山。親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于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亂流自茲始,倚楫時一望。遙見楚漢城,崔嵬高山上。天道昔未測,人心無所向。屠釣稱王侯,龍蛇爭霸王。緬懷多殺戮,顧此增慘愴。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閑放。野人盡白頭,與我忽相訪。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雖老美容色,雖貧若閑放。約莫三十年,中心無所向。朝景入平川,川長復垂柳。遙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憶昔大業中,群雄各奔走。伊人何電邁,獨立風塵首。傳檄舉敖倉,擁兵屯洛口。連營一百萬,六合如可有。方項終比肩,亂隋將假手。力爭固難恃,驕戰曷能久。若使學蕭曹,功名當不朽。
宋中四首
梁王昔全盛,賓客復多才。悠悠一千年,陳跡唯高臺。寂寞向秋草,悲風千里來。
出門望終古,獨立悲且歌。憶昔魯仲尼,棲棲此經過。眾人不可向,伐樹將如何。
朝臨孟諸上,忽見芒碭間。赤帝終已矣,白云長不還。時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時。君王不可見,修竹令人悲。九月桑葉盡,寒風吹樹枝。
宓公琴臺詩并序
甲子歲,適登子賤琴臺,賦三首。首章懷宓公之德千祀不朽,次章美太守李公能嗣子賤之政再造琴堂,末章美邑宰崔公能繼子賤之理。
宓子昔為政,鳴琴登此臺。琴和人亦閑,千祀稱其才。臨眺忽凄愴,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空有頌聲來。
邦伯感遺事,慨然建琴堂。乃知靜者心,千載猶相望。入室想其人,出門何茫茫。唯見白云合,東臨鄒魯鄉。
皤皤邑中老,自言邑中理。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開門無犬吠,早臥常晏起。昔人不忍欺,今我還復爾。
贈別沈四山人
沈侯未可測,其況信浮沉。十載常獨坐,幾人知此心。乘舟蹈滄海,買劍投黃金。
世務不足煩,有田西山岑。我來遇知己,遂得開神襟。何意閫閾間,沛然江海深。
疾風卷秋樹,濮上多鳴砧。耿耿尊酒前,聯雁飛愁陰。平生重離別,感激對孤琴。
文本之曾孫,天寶初登進士第,由庫部郎中出嘉州刺史,卒。
巴南舟中夜書事
渡口欲黃昏,歸人爭渡喧。近鍾清野寺,遠火點江村。見雁思鄉信,聞猿積淚痕。孤舟萬里夜,秋月不堪論。
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
峽口秋水壯,沙邊且停橈。奔濤振石壁,峰勢如動搖。九月蘆花新,彌令客心焦。誰念在江島,故人滿天朝。無處豁心胸,憂來醉能銷。往來巴山道,三見秋草凋。狄生新相知,才調陵云霄。賦詩坼造化,入幕生風飆。把筆判甲兵,戰士不敢驕。皆云梁公后,遇鼎還能調。一別倐經時,音塵殊寂寥。何當見夫子,不嘆鄉關遙。
送王大昌齡赴江寧
對酒寂不語,悵然愁送君。明時未得用,白首徒工文。澤國從一官,滄波幾千里。群公滿天闕,獨去過淮水。舊家富春渚,常憶臥江樓。自聞君欲行,頻夢南徐州。窮巷獨閉門,寒燈靜深屋。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時。舟中饒孤興,湖上多新詩。潛虬且深蟠,黃鶴舉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