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云,處處黃蘆草。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更遣黃頭戍,唯當哭塞云。
長信愁
奉箒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放歌行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島。慶云從東來,泱漭抱日流。升平貴論道,文墨將何求。有詔征草澤,微誠將獻謀。冠冕如星羅,拜揖曹與周。望塵非吾事,入賦且遲留。幸蒙國士識,因脫負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但營數斗祿,奉養每豐羞。愿得金膏遂,飛云亦可儔。
長歌行
曠野饒悲風,颼颼多蒿草。系馬倚白楊,誰知我懷抱。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況登漢家陵,南望長安道。上有枯樹根,下有石鼠窠。高皇子孫盡,千載無人過。寶玉頻發掘,精靈其奈何。人生須信命,有酒且長歌。
青樓曲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箜篌引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南岸羌戎謳。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颯颯青冢頭。將軍鐵驄汗血流,深入匈奴戰未休。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瘡病驅來役邊州,仍披漠北羊羔裘。顏色饑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還思本鄉食牦牛,欲語不得指咽喉。或有強壯能咿嚘,意說被他邊將讎。五世屬蕃漢主留,碧毛氈障河曲游。橐駞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家藏鐵券特承優,黃金十斤不稱求。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聲颼飗。仆本東山為國憂,明光殿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謀。洞曉山川無與儔,紫宸發詔遠懷柔。搖筆飛箱如奪鉤,鬼神不得知其由。憐愛蒼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御溝,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班超定遠侯,史臣書之得已不?
從軍行
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平沙萬余里,飛鳥宿何處。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出塞行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諸官游招隱寺
山館人已空,青蘿換風雨。自從永明世,月向龍宮吐。鑿井長幽泉,白云今如古。應真坐松柏,錫杖掛牎戶。口云七十余,能救諸有苦。回指巖樹花,如聞道場鼓。金色身壞滅,真如性無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誰取。
沙苑南渡頭
秋霧連云白,歸心浦溆懸。津人空守纜,村館復臨川。峰隔蒼茫雨,波通演漾田。孤舟未得濟,入夢在何年。
鄭縣宿陶大公館贈馮六元二
儒有輕王侯,脫略當世務。本家藍溪中,非為漁弋故。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幽居與君近,出谷同所騖。昨日辭石門,五年變秋露。云龍未相感,干謁亦已屢。子為黃綬羈,余忝蓬山顧。京門望西岳,百里見郊樹。飛雨祠上來,靄然關中暮。驅車鄭城宿,秉燭論往素。山月出華陰,開此河渚霧。清光比故人,豁達展心晤。馮公尚戢翼,元子仍局步。拂衣易為高,論跡難有趣。張范善始終,吾等豈不慕。罷酒當涼風,屈伸備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