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忠斟酌著開口,目光落在跳動的籃球上,想了想才說道:“要說問題,最關鍵的還是盤根錯節這四個字。很多縣處級干部,從參加工作就在一個地方打轉,從鄉鎮到區縣,從科室到局里,幾十年下來,親戚、同學、老部下織成一張大網。”
說著話,他嘆了口氣,聲音壓得很低:“就像君山縣,周勁松在那兒任過縣委書記,后來到市里當組織部長,他提拔的人還在縣里占著要害崗位。這次查案時,光是沾親帶故的就牽扯出十幾個,有些干部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為黨工作,還是在為周家打工。”
沈青云點點頭,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石凳,淡淡地說道:“權力扎了根,就容易滋生腐敗問題。”
他想起周勁松案里,君山縣教育局局長竟然是周勁松的連襟,而這位局長的表弟,又在縣財政局管著專項資金,再次點頭道:“你說得對,長期在一個地方任職,很容易形成利益集團。”
“可不是嘛。”
胡國忠苦笑,嘆了一口氣說道:“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有些干部在一個區縣待了十年,從普通科員做到縣委常委,整個區縣的大小官員不是他的門生就是故吏,動誰都得掂量掂量。上次云山區想調整一個鎮長,光是打招呼的電話就接了二十多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沈青云撿起腳邊的籃球,在手里慢慢轉動:“當初陳老書記在任時,怎么沒想著解決這個問題?”
陳老書記是華陽前任的市委書記陳正華,沈青云之所以好奇,是因為他翻看過陳正華履歷的,按照上面所說,陳正華最早是以作風強硬著稱的,只不過到了華陽市之后才逐漸變成了老好人。
胡國忠的笑容淡了下去,眼神里多了幾分復雜:“老書記不是沒想過,他當年想搞干部交流輪崗,結果剛提出來就被周勁松頂回去了。”
他壓低聲音,無奈的解釋道:“周勁松那會兒剛當組織部長,仗著自己在省里有人,處處跟老書記對著干。老書記想動他,又怕影響華陽的穩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頓了頓。
他補充道:“這種事情不僅僅是動一個組織部長就能解決問題的,不少常委們其實也都反對。”
胡國忠沒有再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沈青云沉默了,籃球在他掌心慢慢停下。
晚霞漸漸褪去,天空蒙上了一層淡紫色的薄紗,遠處的路燈次第亮起,昏黃的光線下,胡國忠的側臉顯得格外凝重。
“盤根錯節啊……”沈青云輕聲重復著,像是在自言自語。
他忽然站起身,拍了拍胡國忠的肩膀,淡淡地說道:“走吧,回去了。”
胡國忠望著沈青云的背影,心里隱隱覺得,剛才的對話恐怕不只是閑聊。
………………
五天后,市委會議室。
常委會再次召開,但氣氛卻比上次更加微妙。
會議室里的空調開得很足,出風口“呼呼”地吹著冷氣,卻驅不散空氣中的燥熱。
常委們的茶杯里,茶葉都沉在杯底,沒人有心思喝茶。
沈青云聽著眾人匯報工作,手指在筆記本上輕輕點著。
政法委書記李尚平匯報完掃黑除惡的進展,特意提到“近期干部隊伍思想波動較大,建議盡快確定組織部長人選,穩定人心”。
沈青云抬眼看向他:“尚平同志有合適的人選?”
李尚平挺直了背,像是早就準備好了說辭:“我還是堅持推薦趙立群。他在副秘書長任上,協調能力強,上次處置群體性事件,三天就化解了矛盾,這本事在組織部門用得上。”
“趙立群太圓滑了。”
統戰部長周良濤立刻反駁,他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著冷光,直接毫不客氣的說道:“組織部門需要剛正不阿的人,我覺得馬文斌更合適,他在人社局搞的干部考核改革,動了不少人的奶酪,卻硬是推下去了,這份魄力難得。”
“魄力?我看是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