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易先生。”詞宋對著面容平淡似水的易先生行禮道。
易先生微微點頭,看著手中拿著白色儒袍的詞宋,緩緩開口道:“你先將衣物收起來,待到課后,你再將其換上。”
“是。”詞宋聽從了易先生的安排,將衣物收入了自己的玉佩之中。
在場的眾位學童有好多人都對詞宋的身份充滿了好奇,同時也為他詞宋將東西收入玉佩時的動作感到驚奇,考上書院的,并非全都是見多識廣之人。
“我的課堂講的東西,都是你目前不太熟悉的,你要好好聽講,莫要因為自己身份特殊貪玩,明白?”易先生語氣很平和,并沒有上次見面那般咄咄逼人。
“好的易先生。”詞宋對著易先生躬身行禮,很快他便坐到了講臺邊的座位上。
“今日我們來會帶大家重新理解一遍孔圣的《論語》,這將會是你們在顏圣書院學習一切的基礎。”
說著,易先生就開始給眾人講述起來,偌大的學堂內坐著上百位學生,易先生的聲音在詞宋聽起來,并不算大,但每個人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說,易先生對于《論語》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在講述其中的某些語句時,會拋出一個觀點,然后引導眾人去思考,去理解。
詞宋雖然對于易先生的印象不佳,但此時他也不得不豎起耳朵聆聽,只能說,先生不愧是先生,講的確實更加具有說服力,雖然和自己老爹講述的核心內容差不多,但易先生卻能讓詞宋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詞宋漸漸的沉浸在了易先生的講述之中,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的哲學世界一般,那些平日里難以理解透的道理,在易先生的口中娓娓道來時,變得清晰明了起來。
就這樣,一個時辰悄然過去,易先生今日要講的內容,已經講的差不多,詞宋的筆記也記了五張紙左右。
“孔圣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每個學子眾所周知的道理,我今日之所以將其放在最后來講,是想提醒一下大家。”
“你們雖然成為了顏圣書院的一員,在外人眼中,你們是天之驕子,文道未來,你們可以驕傲,但不要被這份驕傲遮蔽了雙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或許他的才華不如你,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莫要輕視他人。”
“不要因為自己某方面比他人強,就高高在上,不屑一顧。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易先生的每一句話都如同刀割豆腐一般直指人心,可謂是一下子戳中了在場許多學童的內心,他們之中有將近半數人都低下了頭。
詞宋則在一旁認真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很同意易先生的話。
“今日我的課程,就上到這里。下午的時候,你們在這里集合,會有人為你們講解關于‘文斗’相關的知識。”
易先生將手中的書籍收入自己的玉佩之中,轉頭離開了此處。
“恭送先生。”在場的所有學子除詞宋外,都站起了身,對著易先生行禮告別,詞宋見狀,也補了一個。
望著易先生離去的背影,詞宋內心不禁感慨道:“我還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太狹隘了,人家怎么說也是顏圣書院中德高望重的先生,怎么可能會估忌報復我一個孩子呢?嘖嘖嘖,反省,必須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