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要指染軍權,要的只不過是這層身份。
要知道無論是人與人、還是父與子,哪怕關系再好、再親,也一定要保持足夠的邊界感!
特別是像權力這種極端敏感的東西,更是如此!
權力分配不好、沒有自覺性,古往今來因此而釀成的慘案有多少?
..
“嗯”
顧建國強行壓制住自己內心的喜悅,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古井無波的表情下已經開始在期待自己穿上少將軍服的樣子了。
最好今天下班前就能到,穿回去給老婆看看!
想不到從政大半輩子,到頭來還能穿穿軍裝!
顧建國當初跟顧承淵說:“老爹從小到大也有個參軍夢”
其實并不是玩笑....
他14歲那年真的差點去參軍了,但顧承淵他奶奶死活不許,又是打又是罵,說他敢去自己就敢上吊..
“你個爛雞包滴!日媽要去豆先把老娘埋噠!日媽生楞個大一坨兒,拿去送給別個!”
這句哭罵的話,至今想起,都還清晰的在顧建國耳邊回蕩。
那年的夏天,耳邊的蟬鳴、哭罵的母親、拿著繩索的父親、夾著竹篾的土房子、還有圍觀的村民..
是他們一起,將14歲的少年
縛在了黃土地..
....
此后,他為了離開大山,不得不選擇了另外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
他曾看書看得入迷,因為牛提前跑回家,而被父親打得滿地亂爬,連課本都被撕了..
他曾為買老師口中的習題冊,整夜整夜的隨父親往返幾十里的深山,去扛出一根又一根的木料..
他曾窘迫的坐在餐館外,餓著肚子等待一起去鄉里考試的同學酒足飯飽。
他曾...
...
正是這數不清的苦,鋪成了他來時的路,這條出山的路上遍布荊棘與刀片..
讓赤腳的他,走得鮮血淋漓...
直至今日,他的辦公桌里都還放著一冊手抄的《送東陽馬生序》
兩張泛黃的舊紙、一根串編固定的棉線,寒酸得就像少年時的他..
...
其實哪怕在多年后,他成了別人口中大山里飛出的金鳳凰...
顧建國也還是偶爾會想,要是當初自己成功去了部隊,該會是何種光景?
或者當初家里如果支持自己讀書,又會是何種光景?
自己會吃那么多苦嗎?
不吃那么多苦,自己又會如此堅韌嗎?
沒有這份堅韌,自己在從政后的一波波打擊中,能走到現在嗎?
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答案,因為人永遠無法設想自己未曾走過的道路..
“這身即將到來的軍裝,就當是命運在多年后送給少年時自己的禮物吧。”顧建國內心感嘆著
“那個被母親鎖在家里哭了半個月的少年,你可以笑了!”
....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