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兵工廠?”
就在陸沖實地參觀兵工廠建設情況的時候,遠在夜州省夜市的顧承淵,在乘車前往溪水區大學城的路上,也同樣看到了一份關于湛江區軍工發展情況的階段報告。
坐在副駕的周桂紅聽到顧承淵念叨,連忙回過頭來解釋道:
“是的首長,這是軍統領導小組今早剛發來的報告,我考慮到您的身體更重要,所以就擅作主張沒有第一時間交給您,怕打擾到您吃早餐。”
聞言,顧承淵語氣忽然變得有些嚴厲道:“下次再有這種情況,不管我在干什么,直接交上來!”
“是!”
聽出顧承淵語氣里的不悅,周桂紅也是連連點頭,不敢多言。
之所以突然發作,倒不是顧承淵不識好歹,他理解周桂紅的好意,但更看重信息傳遞途徑的通暢!
如果將他和下級部門的信息交流比作是一條高速公路,那周桂紅現在的行為就相當于是在這條高速公路上設卡,而且還是在用他自己的理解和標準進行設卡。
這絕對是任何一個正常領導都絕不能允許的!
參考下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為什么總是發力不對?該撤的不撤、不該撤的撤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的信息獲取路徑被人為的截斷了!
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就跟信息繭房似的將他包裹,他聽見的、看見的全是篩選處理過后的。
如此一來,想要做出正確決策,自然是難如登天!
以系統戰士雖然因為有著百分百的忠誠度,不可能刻意蒙蔽他,但還是那句話,絕對忠誠不代表絕對正確。
只要是人就會有局限性、有偏向性,系統戰士也同樣如此。
響鼓不用重錘,顧承淵知道周桂紅是聰明人,所以他只是輕輕一點,并未繼續深究此事,而是拿起報告認真看了起來。
“建成后日產子彈100萬發?炮彈5000發?各型槍支1000把....”
嘶~
看到這里,顧承淵忍不住微微吸氣:
“這一周的產能就能武裝起一個5000人左右的步兵旅了吧?并且還有備用的富余?”
看著報告中所描述的產能,顧承淵發出了跟陸沖幾乎相同的感慨,同時這也讓他想起了隸屬于周邦兵器集團的夜市觀山區1411總廠。
同樣是日產子彈100萬發,炮彈甚至還達到了驚人的日產5萬發,比在建的湛江兵工廠高出了整整十倍!
可惜觀山區屬于夜市的核心區域,動觀山區就等同于動整個夜市,在戰略重心北移的眼下,收復它的時機并沒有成熟,否則顧承淵早該按耐不住將其拿下了!
不過也要不了多久了,顧承淵現在就是在等!
等過段時間江津區收復戰順利結束,沿長江南岸帶防御線建立,湛江、江津兩區徹底成為安全穩定的軍工產區!
到了那個時候,顧承淵就可以抽調前線兵力回身,集中力量對夜市動手了!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無論是作為普通人還是領導,都必須具有強大的戰略定力!
“看來第三輪征兵有必要提上日程了!”
“第一輪是1萬、第二輪是2萬、第三輪的話就計劃征兵四萬吧!”這么想著,顧承淵很快定下了第三輪征兵的數量。
“反正目前的工作崗位也沒那么多,與其讓他們浪費在無所事事和游手好閑上,還不如直接進入部隊,提前開展軍事技能相關訓練!”
“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末世無業幸存者數量、減輕治安壓力和犯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部隊戰斗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