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江津區的喪尸腦核到了!”
上午11點左右,顧承淵才處理完早上的工作,周桂紅便興沖沖的推門進來報告了。
“到了?”
聞言,顧承淵也是立馬站了起來,稍微活動了一下身上有些僵硬的肌肉。
“走,帶路,我們去看看!”
“是!”
聞言,周桂紅推開門,跟在顧承淵身后往接貨的老地方——地下停車場走去。
“對了首長,剛才夜州步兵第1旅1營從同仁機場發來消息,說是發現了特殊情況。”
電梯里,周桂紅適時匯報起了相比喪尸腦核,比較次要的消息。
“特殊情況?”
話音落下,顧承淵微微有些詫異,不能是翻車了吧?
“消息中說,占領部隊過去的時候,機場就已經有幸存者了,并且還是將近三十萬人的幸存者。”
“這個依托機場建立的聚集地名叫同仁聚集地,該聚集地由同仁官方建立,收攏了同仁市、以及隔壁湘州省的幸存者,規模非常龐大,幾乎與之前的崇義聚集地相當。”
三十萬幸存者的聚集地?與崇義市相當?臨近湘州省?
在聽到這個消息后,顧承淵有種抽盲盒抽到大獎的感覺!
這可是三十萬幸存者啊!
這如果是利用好了,絕對又是一股強大的生產力!
今時不同往日,對于現在的顧承淵而言,根本不存在能不能養活幸存者的問題。
勞動力這個東西,越往后越重要,特別是涉及到文明重建方面,那就是多多益善,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手可不行。
工廠設備隨著軍隊收復進程的推進,絕對是越來越多,而幸存者卻只會相反的越來越少。
所以在這個時候,勞動力的寶貴性也就越來越顯現了!
而顧承淵此刻對同仁的重視,除了三十萬勞動力外,更重要的還是對其區位優勢的重視!
同仁有什么產業?
無非就是農業里的茶、中藥,礦有個錳礦比較出名,儲量排行亞洲前列,然后就沒什么值得看重的了。
但它旁邊的湘州省可就大不一樣了,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首先是交通上,它屬于中部樞紐:
連接華南、華中、西南三大戰區,是南北交通咽喉(神廣線、滬昆線交匯),可快速響應東部沿海、西部邊疆及南部戰備需求。
長江水道(岳陽城陵磯港)與湘江構成內陸水運網絡,能夠支持戰時物資運輸。
除了運輸價值外,同時還可作為縱深防御屏障:
湘西武陵山、雪峰山為天然防御屏障,神州陸沉時期的青陽會戰即依托山地阻滯扶桑機械化部隊。
湘北洞庭湖平原雖利于敵方推進,但水系復雜(如汨羅江、沅水)可分割戰場,遲滯進攻。
除地形優勢外,湘州省的現代化軍事設施發展得也非常好。
交通網絡:
鐵路:神廣、滬昆、渝廈高鐵形成“米”字形樞紐,戰時可保障戰略投送。
公路:g4京港澳高速、g60滬昆高速貫穿全境,湘西山區戰備公路網完善。
航空:青陽黃花國際機場(4f級)及張家界、常德等支線機場,支持快速空運。
軍工與產業支撐:
工程機械: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可轉產軍用工程裝備(如裝甲搶修車、架橋設備)。
航天科技:青陽航天工業城(衛星、導彈部件研發),株洲航空發動機產業。
有著以上這種種好處的湘州省,能有機會顧承淵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所以同仁聚集地這三十萬人如果利用好了,完全可以像崇義聚集地一樣,成為軍隊進入湘州省的橋頭堡、以及補給重鎮!
將這三十萬人全部納入軍工生產體系,以現在的工業生產能力,起碼能支撐起60萬的部隊長期作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