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有請參謀長吳斌,為我們就渝城收復戰,作具體作戰部署通告!”
話音落下,早就站在演講臺前的參謀長吳斌,立刻翻開了擺在臺上的《對渝收復作戰方案》。
咳咳~
“尊敬的首長,各位領導同志們,
聽到這里,在場的戰區領導干部們紛紛打起精神,拿起筆,準備在提前發放、每人一本的《對渝收復作戰方案》的復印本上進行重點勾畫。
“任務代號:山城鐵刃!”
“任務目的:在3個月內收復渝城主城區外剩余的23個區縣(長壽、锫林、合川、永川等),建立環主城安全隔離帶,徹底切斷喪尸跨區域流動通路。”
“第一、戰場態勢分析:
目標區縣多分布于長江、嘉陵江流域,橋梁、隧道為戰略咽喉。
主城外殘余喪尸總量約為2500萬(含變異體5%),多聚集于城市、交通樞紐。野外武陵山、大巴山地形復雜,存在大量廢棄礦洞、防空洞(預估藏匿喪尸300萬以上)。
經過前期偵察,確認普遍存在聲波感應型(追蹤機械噪音)、攀爬型(可垂直突破6層以下建筑)等變異體。”
“第二、作戰階段與任務分配:
階段一,樞紐切割與隔離帶構筑,主要利用長江、嘉陵江作為天然屏障,通過炸毀11座次要橋梁的方式,迫使喪尸潮朝著我方提前預設的3條通道移動,前往“設伏區”。
階段二:多縱向心清剿,渝城軍區兵分三大縱隊:東縱、西縱、北縱。
東縱部隊大體進攻路線為:锫林→酆都→忠縣,主要任務是沿長江東岸推進,奪取锫林、長壽等樞紐,切斷喪尸跨江匯合的路線,為主力合圍創造條件。
西縱部隊大體進攻路線為:永川→大竹→潼南,主要任務是肅清武陵山區礦洞、森林中的變異獸巢穴,阻斷變異獸向西逸散。
北縱部隊大體進攻路線為:合川→銅梁→璧山,主要任務是高速穿插至主城北翼,建立環形防線,阻截主城區尸潮向外擴散,避免渝城軍區主力被夾。”
“考慮到渝城喪尸密度大、攻堅難度高、江河臨水多,所以為保證渝城收復戰順利進行,經戰區領導委員會決定!”
“在渝城軍區原有第1空中突擊旅、第1炮兵旅、夜州第2、第3、第4、第12、第13步兵旅的基礎上,再抽調第77軍團大部隊、以及工兵旅入渝!”
“戰役期間,一切外調部隊統一受渝城軍區司令部轄制指揮!”
“以下是東、西、北三大縱隊的最終部隊編組:
東縱部隊:第77裝甲旅、第9、10、11步兵旅、第77陸航團。
西縱部隊:第77機械化步兵旅、夜州第4、12、13步兵旅。
北縱部隊:第77裝甲旅分遣隊、夜州夜州第2、3兵旅(配備湛江軍工基地生產的猛士版)。”
...
有關于調第77軍團南下協助渝城軍區的決定,是顧承淵和戰區領導委員會委員們共同討論的結果。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彌補渝城軍區兵力上的不足,否則以渝城軍區現在2個兵種旅、5個步兵旅,總計4萬人左右的兵力,即使是火力再兇猛,也很難啃下渝城這塊硬骨頭!
畢竟2500多萬的喪尸可不是開玩笑的!現實更不是打游戲,怪物也不會有空氣墻。
所以想要憑借火力優勢以少打多的前提,是能夠分割控制住尸潮,否則大概率的可能就是被暴動的尸潮合圍吞沒!
因為無論任何物種,基數大到一定程度,都必然產生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