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想著,軍團長于正國和副軍團長趙剛兩人,滿懷期待的跟著陸沖走進了渝城軍區聯合指揮中心。
..
渝城軍區聯合指揮中心是在渝南大學原有體育中心的基礎之上改造而來,分為地上(比賽區)、地下(底下停車場)、以及配套設施三個區域。
當陸沖帶著軍團長于正國和副軍團長趙剛兩人走進聯合指揮中心內部時,饒是以軍團長于正國的見識,都還是被震撼到。
只見在這占地兩千平方米的空間內,地面鋪滿了藏青色的防靜電地膠,入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呈扇形向中央延展的七層階梯式指揮席。
而后吸引軍團長于正國注意的,就是大廳北側墻體上由三十六塊無縫拼接屏組成的主顯,此刻上面正跳動著空中和交通要道的監控、以及各部隊的實時定位信息。
此時此刻,淡金色的晨光恰好從加裝了電磁屏蔽網的頂部采光窗均勻灑落,與led冷光源在防眩光玻璃臺面上交織成朦朧的網狀光斑。
美輪美奐!
這副如同科幻電影般的場景,讓于正國下意識產生了一種與末世割裂的感覺。
一墻之隔,是末世與未來?
隨后,當陸沖帶著兩人在聯合指揮中心當中參觀起來,于正國內心的這股割裂感還在不斷加深。
中央指揮區,八臺弧形操作臺組成同心圓結構,每臺終端都嵌著雙屏戰術顯控系統。
東側通信區整齊排列著四十八組加密信道機柜,光纖跳線在機架間編織出密集的藍色蛛網。
西側情報處理區的拼接屏矩陣前,六位戴著降噪耳機的文職人員正在比對多源情報數據。
.......
隨著參觀進行,整個聯合指揮中心內所展現的一切,讓軍團長于正國目不暇接。
到了這個時候,軍團長于正國才突然理解了楊威,這個一直被自已在內心打上“中吹”符號的副軍團長,為何從中州戰區觀摩完回來后,就突然變成了中州戰區的形狀!
原因無他,只因為他和自已一樣,在這里看到了軍事科技發展的未來,看到了降維打擊!
自已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摩托化、機械化,在眼前的信息化面前,所謂的先進只流于具體的武器裝備層面,其根本的戰術戰法與指揮體系,其實跟幾十年前的二戰并無區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信息化以前的軍隊作戰,大多比拼的是具體裝備參數、以及戰術戰略,是裝備與裝備、人與人之間的數值對抗。
而信息化以后的軍隊,則是以體系取勝,一套強大的信息化體系,完全能夠彌補裝備性能、指揮官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
“陸....”
“報告司令,戰區機關急電!”
正當參觀完后的軍團長于正國打算說點什么的時候,一名少校參謀的匯報聲恰好在身旁響起。
“念!”
聽到是戰區機關的消息,陸沖三人不敢怠慢。
“報告司令,根據戰區機關消息,由12架殲16多用途重型戰斗機和6架轟20隱身轟炸機組成的1號轟炸機群,已于十分鐘前由龍堡空軍基地起飛,預計還有一個小時左右抵達渝城上方空域!”
“空軍基地?轟炸機群???!!”
聽到這個消息,陸沖和趙剛兩人還未說話,第77軍團長于正國卻是已經驚呼出聲!
這中州戰區真成戰區了??竟然還有空軍部隊???!!
s:關于信息化部隊打非信息化部隊的優勢,可以參考最近殲10ce0:6擊落陣風戰斗機的新聞,陣風慘敗主要是慘敗在體系上。
據巴披露,印巴空戰大體流程可分為:地面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雷達鎖定目標并共享,殲十ce依靠共享目標,不開雷達靜默靠近,在悄悄進入pl15射程后,直接發射pl15空空導彈,然后靜默撤離,全程靜默;而飛出去的導彈呢,則由距離更遠的空警200引導追蹤目標。
按照以上流程,也就是說,陣風機載雷達全程看都沒看到過殲10ce,然后就被擊落了...
以上就是信息化降維打擊的具體實戰案例,而且還只是大殘版的信息化。
最后聊下這幾天更新的問題噢,卡文卡得有點嚴重,因為從內政版要轉換到末世戰爭形態,作者的腦子也得緩沖一下...過兩天應該就好了,這兩天寫得很艱難,但也是一天比一天感覺輕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