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軍校學員都已經報到完畢了?”聽到這個消息,顧承淵滿臉感興趣的放下手中的茶杯。
說實話,最近事情太多了,他還真是好久沒關注軍校的事情了,周桂紅這番話恰好勾起了他的興趣。
“軍校目前的具體工作進展如何?”顧承淵腰背往沙發一靠,舒服的翹起了二郎腿。
對此,周桂紅來之前早就做好了功課,自然難不倒他。
“報告首長,復興軍校今年招生分為‘現役軍官深造部’和‘普招部’兩個大部”
“其中,現役軍官深造部今年共招生220名營級以上軍隊干部,學制為半年;普招部今年共招收2000名軍校學員,學制為一年。”
“在普招部的2000名軍校學員當中,軍隊內招名額為1800人,占總名額90%,對外招生200人,占總名額10%。”
聽到這里,顧承淵微微點頭,這個招生比例是他最終拍板決定的。
如此大的內外懸殊,除了出于先軍政策的考慮外,更是出于實際。
士兵讀軍校,無論是從實踐性來講,還是從個人體悟上來說,都比外面的普通幸存者更占優勢,上手也更快。
一邊是實踐過了,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學習、一邊是沒有經過實踐,對軍隊具體工作毫無概念,漫無目的學習,短期內誰的提升更快,幾乎一目了然。
至于說上限問題,不可否認,普通幸存者里從不缺軍事天賦更高的存在,甚至在足夠長的時間尺度當中,或許最終會成長為一代名將。
但這對擁有系統的顧承淵來說,并無太大意義。
名將如星,就算是再燦爛又如何呢?他本是星空,名將充其量不過點綴而已。
要知道在目前的戰區當中,天下英雄已如過江之鯽,不缺有能之人,缺的是大量能幫他組織部隊、控制部隊、將人口轉換為戰斗力的中低層軍官!
在這方面,無疑是士兵學員更占據優勢!
“在1800名內招軍校學員當中,咱們嫡系部隊戰士(系統)1200人,幸存者戰士600人。”周桂紅再次說出了一個比例。
聞言,顧承淵再次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這個比例同樣也是顧承淵授意的結果,說到底是第一屆招生,顧承淵到底還是偏袒了一下普通幸存者,否則單論專業素質,普通幸存者戰士能有100人進軍校就算厲害了。
這算是他對普通幸存者勇于奉獻、忠誠文明的獎勵,屬于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的政策傾斜,要為后來的幸存者戰士樹立標桿、樹立典型!
只有這些來自于幸存者群體的士兵真正得利了,才會影響其他幸存者積極參與!
但也僅限于這第一屆,往后普通幸存者戰士再想進軍校,就需要和系統戰士真刀真槍的比拼硬實力了!
否則再袒護,就不是對幸存者戰士的獎勵,而是對數十萬忠誠自己的系統戰士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