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雖然很大、給人一種很笨重的感覺,但在箱蓋徹底被打開之后,里面的‘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本身,卻給杜玉明一種很輕盈的感覺。
‘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的造型沒有想象中的科幻,映入眼簾的是構成整個系統主體的深灰色金屬框架,結構線條流暢而精煉,沒有多余的棱角和裝飾,透著一股純粹的實用主義氣息。
關鍵的背部脊柱支撐梁微微彎曲,貼合人體脊柱自然曲線,表面光滑,內部集成了傳感器和線纜。
上端連接著寬厚的肩部承力架,向兩側平直延伸,覆蓋肩胛區域,上面預留了多個標準化的快拆接口和堅固的掛點。
用于懸掛背包、武器(如重機槍、榴彈發射器)、通訊器材等肩部、背部負載...
然后是腰部,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的腰部是一個剛性的、略寬的環形結構,牢牢地連接在脊柱梁的底端。
它設計得非常貼身,內部襯有減震緩沖墊,是整個系統將負重傳遞到下肢和地面的關鍵樞紐。
在承力環的后側,可以看到多個模塊化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組的插槽位置,目前電池沒有安裝,只露出了堅固的金屬接口。
再往下就是最復雜的、由髖關節和膝關節組成的下肢系統,主要分為被動結構、和主動輔助單元兩部分。
其中被動結構在髖部和膝部,能明顯能看到集成在框架內的液壓阻尼器的金屬筒體,以及包裹在保護殼內的彈性蓄能元件。
這些部件連接緊湊,沒有外露的活動部件,保證了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
主動輔助單元在髖關節和膝關節的外側,可以看到體積緊湊、線條硬朗的小型高扭矩無刷電機單元。
它們被堅固的金屬外殼包裹,顏色與骨架一致,外形高度集成,沒有突兀感。電機通過短促的連桿與關節結構相連,整體設計感覺非常“內斂”。
就在杜玉明如同欣賞藝術品一般細細欣賞著面前的‘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時,向處長也同步開口介紹了起來:
“杜隊長,這款‘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是由咱們001輕武器軍工研究所研發,主要框架使用高強度鈦合金材料,總重量在15-25公斤之間,盡可能的做到了輕量化,實際配重視選配的主動助力單元功率和電池容量大小而定。”
“結構堅固,易于在野戰條件下進行基本維護和更換核心部件。抗電磁干擾、防塵防水達到ip65,能夠匹配現有的171系列輕型作戰裝具、‘龍’系列重型作戰裝具、以及攜行具、武器系統等等。”
“在實戰效果下,可有效轉移60%的背負重量(通過背部掛點)和40%的肩部、腰部懸掛重量至地面。使穿戴者主觀感受負重感減輕30%以上!”
“在混合模式下,能顯著降低下肢肌肉耗氧量,延長持續行軍時間1.5倍,提高復雜地形通過速度,減少疲勞積累。以幫助士兵攜帶更多、更重的有效載荷(如額外彈藥、電池、反裝甲武器等等)。”
嘶~
隨著總裝部向處長的介紹,杜玉明越聽眼睛越亮,以至于看向‘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的眼神,溫柔得就像注視自己的愛妻!
作為一名老特戰、本質上的老步兵,沒有誰更比他懂一套‘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對于一名步兵戰士的意義了!
明面上好似僅僅多攜帶一些彈藥、武器,多增加一些續航,可實際帶來的是更多戰術選擇、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在極端情況下,多帶一顆子彈、多帶一枚手雷、多節約一分體力,結局就有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戰士和外骨骼的結合,絕不僅僅是1+1=2的關系,而是戰力的倍增!無限的生機!
‘龍脊-i’型外骨骼系統的配發,對于整個‘地網’部隊來說,完全就是如虎添翼!
......
“試裝試裝!”
在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杜玉明也是立刻興奮的招呼了起來:“特1中隊都過來,每個人都穿上試試看!”
聞言,現場上百名剛剛抵達不久、臉上還掛著興奮表情的特1中隊隊員們,立刻在各自班排長的組織下,迅速圍住了總裝部的運輸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