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鎮位于青省海北州,前身為221廠。
221廠是周邦建國后首個核武器研制基地,主要承擔原子彈、氫彈的核心部件研發與組裝工作。
1995年,221廠正式結束歷史使命,被軍方移交給地方政府,更名為西海鎮,常駐人口不到2萬人,保留有大量的、特殊歷史時期建造的地下軍事設施。
在半年前末世爆發時,西海鎮仍屬于半軍事化管理區域,也正因如此,西方戰區就很快選定了西海鎮作為末世后的戰區機關駐地。
經過半年時間的全力建設,西方戰區以西海鎮為中心,以g315國道+青藏鐵路支線為脈,已經初步形成了“地下堡壘+環湖農業+油氣走廊”的三位一體生存體系。
如今西海鎮依托原221廠遺產,已經建立起了火電+光伏的能源供給系統,雖然不是很穩定,但已經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軍事和生產需求。
除此之外,作為西方戰區的核心大本營,西海鎮內還建設有地下指揮中心、蜂巢防空塔、環鎮尸壕系統、核掩體醫院、子彈復裝車間、缺氧煉鋼爐、土炸藥作坊、戰車維修地溝、深井氧吧系統、藻類農場、尸材回收中心、信仰管制教堂、冷凍流放監獄.....
如此眾多的工廠設施,再加上超10萬的幸存者,西海鎮已經成為了青省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聚集地!
...
嗡~
此刻,西海鎮某地下50米處,隨著一聲低沉壓抑的齒輪轉動聲響起,將近二十公分厚的鉛鋼合金封閉門緩緩開啟,門軸處涂抹的黃油因摩擦發熱而浸出一陣厚重的油脂味道。
來不及等待封閉門完全打開,手拿文件的大校便急匆匆的側身擠了進去。
封閉門背后是一條幽深逼仄的鋼筋混凝土通道,沒有絲毫裝飾,通道兩邊掛著的應急燈里,鎢絲微微閃爍著發出昏黃的光芒。
整體建筑風格給人一種厚重、粗糲、蠻荒的感覺,有著極重的時代氣息。
這里是西方戰區如今的地下指揮中心,是原221廠10號廠房遺址。
整個地下指揮中心距離地表約50米,深埋山體,墻體為混凝土鋼筋結構+鉛襯層,厚3米,可抵御核爆沖擊波,同時還裝備有獨立通風濾毒系統,能防生化污染。
通道內到處都充斥著‘呼呼’的噪音,偶爾的卡頓甚至還有種老舊風扇快上不來氣的瀕死感。
當初剛搬進來時大校干部非常討厭這個聲音,覺得又吵又壓抑,聽多了心里躁得不行。
但隨著時間流逝,大校干部感覺自已已經成為了一名成熟得老鼠人,現在聽到這聲音不僅不覺得煩,甚至還有些安心。
因為相比起響只是煩人,它不響了才叫恐怖...
通道很長,仿佛無窮無盡,沿途每隔十來米就能遇到荷槍實彈的衛兵,即使有意加快腳步,大校干部也快走了將近5分鐘,才來到一處厚達半米鉛合金封閉門處。
配上拱形的通道頂,不管來過多少次,每次來到這里,大校干部都有種來到墓葬地宮的感覺,通道像、門也很像...
此刻的大門是打開的,門側貼著一個金屬牌子,上面刻著‘指揮作戰中心’六個大字。
大校干部剛一進門,入目就能看到,整個占地頗廣的指揮中心被大量的迷彩木板隔斷成了多個區域。
中央大廳的水泥地面上還擺放著一座2米見方的實體沙盤,上面擺放著以西海鎮為中心的青省石膏塑形,g315國道沿線插著紅色小旗,環湖農業區標注著藍色磁貼。
大量身穿作訓服的參謀人員手捧紙質文件報表穿梭在作戰中心內,掛著巨幅地圖的墻邊,還有幾個將校聚在一起討論著什么,爭論聲和鉛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此起彼伏。
上校干部小心的穿過作業區、時不時側身躲過行色匆匆的參謀干部,來到最內側的核心區。
核心區圍著一圈厚重的防彈玻璃,還做了一些簡單的隔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