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淵微微頷首,指尖在報告封面的‘絕密’字樣上輕輕叩擊。
報告內詳盡的數據和遭遇案例分析,早已清晰地印證了這一點——從超視距探測鎖定到近距電子對抗,每一次接觸都堪稱技術性碾壓,用“戲耍”來形容這場教科書式的戰場單向透明亦不為過。
對此,戰區參謀長吳斌心領神會,因而也不繼續在空軍方面過多贅言,話鋒果斷轉向西方戰區的陸軍:
“其次,是其陸軍力量!”
“受限于空中偵察固有的戰場死角(如堅固掩體、城市建筑群遮蔽、西方戰區轄區廣大)及偽裝遮蔽,所以關于其陸軍的情報搜集必然存在信息缺口。”
“但目前咱們已獲情報,仍具有極高的戰略參考價值。”
說到這里,戰區參謀長吳斌的語氣瞬間轉為凝重,帶著一絲發現關鍵目標的銳利:
“本次偵察最重大的陸上發現,在于確認了西方戰區當前唯一可確認的、具備完整戰役機動能力的核心主力——第76軍團的存在與位置!”
話音落下,戰區參謀長吳斌迅速翻開了自己面前的報告,精準地找到陸軍章節的起始頁。
從這里開始,附帶了數十張由殲-16搭載的高分辨率光電/紅外偵察吊艙拍攝的蘭市戰場航拍圖。
幾乎每一張的圖像清晰度都十分驚人,不僅能夠分辨裝甲車輛型號、火炮陣地布局、部隊運動方向,甚至還能捕捉到單兵裝具細節和戰場臨時工事的結構。
“司令員,請看這里!”吳斌的手指在連續翻過幾頁戰場態勢圖后,穩穩停在一張極具代表性的圖片上。
這張圖片拍攝于蘭市外圍一處激戰正酣的街區,焦點并非宏大的戰場全景,而是精準捕捉到了一個正站在臨時構筑的沙袋掩體后、手持望遠鏡觀察前方的指揮官身影。
盡管畫面上彌漫著硝煙,但此人的特征卻異常鮮明:
身形消瘦而不孱弱,反倒是如同一柄深深楔入焦土戰壕的淬火鋼刀,透著一股逼出照片之外的銳利與沉凝。
當然,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是其氣質,而是他身上那套與殘酷戰場環境極不協調的裝束:一身筆挺的周邦陸軍將官常服,常服雖沾染塵土硝痕,但其形制與質地清晰可辨。
更關鍵的是,其肩章部位,即使在煙塵與像素的干擾下略顯模糊,但那象征著將銜的、獨特的金底鑲邊肩章底板,依然灼灼生輝,昭示其將星身份!
戰場之上,身著常服,肩扛將星...再結合蘭市戰場其他航拍圖中清晰捕捉到的成建制裝甲部隊集群(坦克、步戰車)、規模化的炮兵陣地、以及嚴密有序的步兵進攻梯隊等關鍵信息....
考慮到以上種種,結論已經呼之欲出:
正在蘭市與尸潮鏖戰的部隊,規模與部隊構成,高度吻合西方戰區的軍團建制部隊!
而眾所周知,西方戰區一共有兩支軍團建制部隊,一支77已經并入中州戰區,那圖片中的,就只能是第76軍團了!
所以,圖片中這位身處前線、肩佩將星的核心指揮官,極大概率是第76軍團的核心高層人物,甚至可能就是其軍團長本人!
為迅速鎖定其確切身份,中州戰區情報部門已將該指揮官的高清面部特征圖像,通過最高優先級保密信道,閃傳至渝城前線指揮部!
只需讓與76軍團存在歷史淵源、且掌握大量內情的第77軍團軍團長于正國本人調閱辨認,其真實身份,必將水落石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