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哈密風電基地事件的摩擦還歷歷在目,雙方至今仍在扯皮,僵持不下。
在這種近乎對峙、互不相讓的緊張氛圍下,西方戰區若還想以和平協商的方式去索要油田?對方恐怕連油味兒都不會讓他們聞到。
這一點,在座的所有常委都心知肚明。因此,此刻重提新省,其潛臺詞早已超越了談判的范疇。
過去之所以還能保持表面上的克制,采用懷柔政策,一方面是因為同屬周邦體系,算是兄弟單位,面子上的和氣總要維持。
但更深層、更現實的原因是——沒必要!
那時能源和糧食雖然緊巴巴,但西方戰區尚能勉強自給,新省的資源對他們而言,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犯不著撕破臉皮。
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新省對西方戰區而言,不再僅僅是地圖上的一塊土地,其意義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它代表著源源不斷的作戰物資,是維系整個西方戰區龐大戰爭機器持續運轉的“燃料”,是生存下去的硬保障!
有了新省的油,才能換來中州戰區的貨!
所以到了這個地步,即便是戰區常委會中最保守、最講究程序的成員,也絕不會再為新省建設兵團說半句緩和的話。
巨大的共同利益面前,以往的顧慮顯得蒼白無力。
果然,參謀長董平的話音剛落,所有常委的目光便齊刷刷地投向了司令員衛靖方,那一道道目光中蘊含的意味高度一致,銳利而迫切,幾乎凝成了實質:
司令,下令吧!
面對如此高度統一、且關乎整個戰區核心利益的集體意志,衛靖方作為最高指揮官,自然是沒有任何猶豫的理由。
決心,幾乎在一瞬間便已鑄成,他的眼神驟然變得銳利如刀,聲音沉穩而決絕,打破了會議室的沉寂:
“董平同志,告訴我,咱們戰區目前還能立刻動用的機動力量,還有多少?”
“報告司令員!”董平顯然早有預案,立刻回答:
“除必要駐防部隊外,還可動用4個成建制的邊防團,以及部分基地留守部隊和小型駐軍點可抽調的人員裝備。”
“好!”衛靖方大手一揮,命令斬釘截鐵,“立即傳令:從青省、寧省邊防部隊中,各抽調兩個齊裝滿員的邊防團,以最快速度向新省邊界指定地域秘密開進、集結待命!”
“是!”董平沉聲應命,眼神銳利。
“逸峰同志!”衛靖方轉向副司令員周逸峰,“立刻安排通訊,我要親自和新省建設兵團兵團長談判!”
“明白!”周逸峰重重頓首。
...
會議結束后,一道道加密命令如同無形的電波,迅速傳向西方戰區各個角落。
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依據新的指令緩緩調整方向,沉重的履帶和車輪開始滾動。
一時之間,原本相對平靜的周邦西北方向變得風起云涌,戰爭的陰云伴隨著部隊的調動,悄然彌漫開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