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核心并不在于這本《靈寶明黃經》的本義,而在于對其核心要義的注疏詮釋,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靈寶明黃經》的注疏主要分成了三個流派,一是吳越流派,一是西唐流派,一是大趙流派。
絕大多數人都借鑒大趙流派,根據這個流派的注疏來進行詮釋理解和發揮。
無論是西塘流派還是大趙流派都有不少頂級丹師對這本書有專門的注疏,所以一般說來大家都是走這兩條路徑。
吳越流派屬于小眾流派,對外煉更為看重,與西唐和大趙更注重內服丹藥有所區別。
淬骨術上也不例外。
西唐大趙對丹藥內服和早晚行課的結合十分看重,認為這種結合修行的淬骨能極大地提升道骨狀態。
而吳越流派則講究外沐湯浸,丹法專修。
在胡德祿的淬骨術時,陳淮生才用的是大趙流派,但他覺得效果尋常,所以后來他便尋找到了吳越流派注疏來琢磨,也算是小有心得。
一份份靈藥靈材按照時間木桶中水溫不同注入,整個房間中彌漫著濃烈的藥香。
陳淮生觀察著木桶里的湯色變化,用手指感觸了一下,溫度已經起來了,但要維持一段時間。
湯勺中的赤巖元漿滌除了泥漿,只剩下純凈的火性靈液,他緩緩傾注而入。
湯水得了火性靈液的激蕩,立即沸騰起來。
陳淮生脫掉衣衫,微微鼓力提氣,把自己身體置入湯水中。
宛如滾沸的湯水帶來的巨大藥力在熱力的催發下,迅速浸入自己的體內。
整個道骨瞬間就酥軟垮塌下來。
陳淮生猛吸一口氣,提聚靈力,迅即逼出三靈,進入道骨,讓道骨維持狀態,避免徹底失控。
因為是嘗試,他不得不自己先試一試,否則讓閔青郁來直接嘗試,弄不好就得要弄巧成拙。
像先前這么一下子,估摸閔青郁道骨就得立即酥散成粉,再無法恢復,這也算是一個摸底嘗試。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淬骨術了,在陳淮生看來,這是自己改良后的淬骨術,其實可以稱之為洗骨養髓術。
淬煉掉道骨中的雜質,進而將藥物中特殊藥性浸潤入道骨中,加以強化。
經脈與道骨,如何做到交融甚至混為一體,不容易,還需要慢慢嘗試,同時還要讓靈根通過經脈與道骨建立起成為緊密的聯系,這應該是日后自己嘗試的一個方向。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