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錢的時候沈英一直皺著眉頭,盡管蘇苔再三保證不會出錯,可他心里就是不踏實。
等分完一半,他還是愁眉苦臉的。
徐氏問道:“咋地?村長不想給我們分利錢啊?”
“沒有沒有,你別說話,一會兒我該亂了。”沈英郁悶地瞪了徐氏一眼。
大家這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得哄堂大笑。
這些利錢分了兩天終于分完,最后還剩下幾十文沒分。
村長長舒了口氣,看著村民只覺得脊梁骨都挺直了不少,“父老鄉親們,現在咱掙的錢已經全都發完了,就剩下這幾十文分不開,你們說咋辦吧!”
今年大家伙兒都掙了錢,還比往年多了將近一半,區區幾十文,沒人跟村長計較。
蘇苔想了想,建議道:“要不就分給村里上了年紀的老人吧,雖然不多,但也能讓他們樂呵樂呵。”
眾人一聽,眼睛都亮了。
何氏夸贊道:“還是你腦子靈活,這法子好,老人為村里辛苦了一輩子,得點好處也是應該的,這樣,我家再出一百文。”
“那我們也出一點,家里人多,不如村長闊綽,我們就給二十文吧!”
這家二十文,那家五十文,很快盆子里的銅錢又滿了。
沈英苦笑不得,道:“我們高興大家都顧著村里的老人,但也不用這樣,這里銅錢都能換好幾兩銀子了,要不這樣,咱請個戲班子過來唱大戲吧!請個戲班子一兩銀子就夠了,剩下的都分給老人,怎么樣?”
“好!”
村民激動附和,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
請戲班子的事情不是那么簡單的。
這個時代戲班子都是流動的,也就是俗稱的下九流行當,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一般都是走到哪里唱到哪里,繁華的府城或者縣城才有他們的蹤影,像磨石鎮這樣偏遠窮困的小地方,只怕是想找都找不到。
村民壓根沒見過什么大戲,頂多就是趕集的時候碰見過一兩次賣藝的。
眾人對村長口中的大戲心馳神往。
沈英少不得還得來找蘇苔幫忙,“小苔,你的人脈廣,能不能幫我問問哪兒能找到戲班子的人?”
蘇苔唯一的人脈就是馬興騰了。
正好她要回娘家送銀子,去一趟也無妨。
馬宅還是跟以前一樣,沒什么變化。
招待她的白氏卻比上回更加熱情。
兩人剛寒暄了兩句蘇苔就說出來意。
白氏有些驚訝,“你們村要找戲班子?我嫁到馬家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聽這樣的新鮮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