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趙甲長牽牛的話,他就不用再分心操控牛。
只需要在后面,專心掌控犁就行。
見到梅殷準備好后,趙甲長便牽著水牛向前走。
梅殷扶著犁,掌握深淺。
隨著牛的牽引,犁便破開泥土,把堅硬的土地給翻了過來。
第一次用這種犁耕田,梅殷很新奇。
同時也結合著趙甲長所教,以及自己的理解,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調整。
趙甲長牽著牛來回走了兩遭,梅殷就已覺得掌握了很多。
就讓趙甲長松開牛,他自己耕地。
不過自己耕地的話,需用趙甲長所教授的方法。
弄根繩子,一左一右拴在牛鼻環上。
繩子的另外一端,握在掌犁的梅殷手中。
畢竟哪怕是訓出來的牛,也不可能那么聽話。
讓它們轉向之時,只靠喊達達咧咧它們不一定會理會。
這時候,便可以通這被趙甲長稱之為撇繩的繩子,進行輔助。
讓牛往左面掉頭,就拉左面的那條繩子。
向右掉頭,就拉右面的那條繩子。
讓牛前進時,只靠呼喝有時候也不行。
所以手里面還要拿條鞭子。
牛不走的話,就一邊呼喝,一邊給牛不輕不重的來上一鞭。
如此一來,這耕地的難度,一下子就大大的提升了上來。
不僅要掌控犁,同時還要控制牛。
一開始,梅殷確實是手忙腳亂的。
不過好在他買的是訓好的牛。
再加上又有趙甲長在邊上進行指點。
所以來回耕了一會兒地后,也能比較熟練的掌握了。
“梅先生,你學的真快!”
趙甲長由衷的說道。
這倒不是故意夸獎梅殷,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慨。
很多人用牛犁地多年了。
可大部分時候,在耕地之時,還需要有人在前面牽著牛。
梅殷上手沒一會兒,就掌握了其中的不少竅門,可以獨自用牛犁地。
雖然還不是特別熟練,但等到把他的這些幾畝地給耕完。
那絕對就變得熟練了。
這速度不可謂不快!
梅殷聞言哈哈笑道:“都是趙叔你教的好。”
趙甲長又站在這里看梅殷,耕了一會兒田,發現他確實掌握住了之后,便從這里離去。
到自己家田里去種去耕地了。
遠處不時傳來百姓們,用牛耕地時的吆喝聲。
天空有幾只鳥振翅飛過。
叫不出名字的小野花,開在田間地頭。
初春的陽光,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
新翻的土地,散發著泥土的芬芳
所有的一切,組合在一起,給人一種心安而又平靜的感受。
這種慢節奏的田園生活,給人帶來一種別樣的心曠神怡。
尤其是到了中午之時,頭上包了布巾,做尋常村婦打扮,卻有俏麗異常的小媳婦兒寧國公主,挎著食盒,和小嬋一前一后,來到田間給梅殷送飯之時。
一種無言的,蘊含在平靜的田園生活之中的幸福與心安,自心頭油然升起。
這是一種,他在后世所從沒有體驗過的美好感受。
在梅殷停下耕地,把牛栓在田埂上,讓它啃些草吃。
洗了手,蹲在田埂上準備吃飯之時。
一輛牛車緩緩駛近,牛車上坐著的正是劉伯溫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