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到了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今后到底是誰當了大明的皇帝!
原本,他想著這做皇帝的,肯定是自己的標兒,這是毋庸置疑的。
結果標兒英年早逝了。
后面又想著,標兒沒了,有大孫子在。
大孫子能夠成為優秀帝王。
可哪能想到,雄英這孩子居然八歲人就沒了!
這樣一來,那今后到底是誰,從自己這里繼承了皇位,接過了大明的江山?
接連兩次,自以為很好的繼承人,都出現了這么大的意外。
這讓一向自信的朱元璋,都變得不再自信。
整個人都顯得迷茫了。
不知道他很看重的皇位的傳承,到底落在了誰頭上。
隨著標兒和雄英兩人的接連早逝,原本確定無比,無可爭議的事兒,一下子出現了這么大的變故,讓朱元璋心中分外的難受
除了標兒和雄英之外,這皇位他誰都不想傳。
只是在他們兩個人,都不在的情況下。
這皇位就算是自己再不樂意,也必須要往下傳。
那么,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自己會將之傳給誰呢?
按照朱元璋下意識的想法,標兒不在了,雄英也不在了。
那這皇位,肯定還會傳給朱標的其余兒子。
畢竟從模擬器當中,所看到的景象能夠看出,標兒在今后還會和自己家的大兒,媳婦有一個兒子。
而也正是因為生了個孩子,導致了老大媳婦兒身亡。
這孩子,也是大明的嫡皇孫。
在雄英沒了的情況下,皇位肯定是要落到他的頭上
不過,這樣想了一會兒后,朱元璋又搖了搖頭。
不對!
這事不對!
好像是那個叫做朱允炆的庶子,年長于那個被取名為朱允熥的孩子。
本來朱允炆就算是年長于朱允熥,那他也終究只是一個庶子。
沒辦法和嫡子來爭奪,皇位沒他的份兒。
但是朱元璋想到了,之前在模擬標兒的人生時,所看到的呂氏這個太子側妃,被冊封為太子正妃的景象。
呂氏成為了太子正妃之后,那么她所生的孩子,也會變成嫡子。
扁腦袋的朱允炆,年紀又大于朱允熥。
如此算來,那按照長幼順序的話,在雄英沒了后,他才是最適合繼承皇位的人。
莫非,自己在今后,是把皇位傳給了他?
如此想了一陣兒后,朱元璋還是帶著不確定。
因為朱允炆出生的年紀太晚了。
之前模擬老二朱樉的人生,朱元璋確認自己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人還在世。
但那個時候,自己已經很老了。
在他記憶當中,自己家還沒有活太大年紀的人。
自己又能撐幾年?
而朱允炆這個時候,人還沒有出生。
那他繼承皇帝時,只怕年不過二十。
在那等情況下,自己真的放心將這樣大一份的基業,交給一個毛頭小子嗎?
這小子成了皇帝后,真的能做好,能保證大明不亂?
朱元璋以往從來沒有動搖過的,要把皇位傳給朱標兒子的心思,都隨之出現了動搖。
從這里就能看出來,朱元璋的兒子分為朱標,和其他兒子。
孫子也同樣分為朱雄英,和其他孫子。
那若是自己擔憂標兒其余兒子,年齡太小,壓不住局勢。
在雄英不在的情況下,有不小的可能,會把皇位傳給自己其余的兒子。
標兒和老二都不在了,那也就落到了老三身上。
莫非,繼承皇位了是老三?
這樣的想法在心中出現后,朱元璋左思右想,覺得還真的很有可能。
皇位繼承是個大事,自己有些時候不能只考慮長房,還要考慮繼承皇位的長房,能不能壓住這天下的眾多朝臣,驕兵悍將。
皇位不僅僅是榮耀,全是同樣也是一份天大的責任。
擔子重的嚇人。
沒有相應的能力,卻坐到相應的位置上。
對于繼承皇位的人而言,其實也是一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