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很多時候,位置不同,接觸的事情不同,所產生的想法也不同。
不同時期的人,對待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這也是為什么有不少人,活著活著,猛然回頭卻忽然發現,自己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
活成了當年討厭的模樣的原因之一
武英殿內,胡惟庸離開后,朱元璋那剛剛有了一些好轉的臉,又一次的沉了下去。
拉的老長。
“標兒,看到了沒有?
這當臣子的,總想要和皇帝對著來。
不同的人大多有不同的追求,為了這些,甚至于想要從咱這里謀劃,想把咱當槍使。
李善長掌握相權,敢領著人和咱對著干。
胡惟庸這個時候看起來老實,可卻一點也不老實。
今后坐穩了位置,獲得了他想要的丞相的權利,在今后也必然會和咱對著干。
所以,這個丞相制度不能留!
必須要廢掉!”
聽了自己父皇所說的話,又想再想想這次事情始末。
以及胡惟庸方才在這里的表現。
朱標有些說不出話來。
在很大程度上,自己父皇說的是事實。
相權和皇權之爭,二者從出現開始就一直存在。
可是在今后,沒了丞相,官員中就不會再出現,類似于丞相的人嗎?
尤其是皇帝能力比較平庸之時
在朱標看來,這些是一定的。
絕對不會出現什么意外。
但這些他也沒有再說。
一方面是他對此,也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另外一方面則是,這個時候對于自己父皇而言,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已經足夠煩悶了。
自己不能再說別的讓他分心。
需要讓父皇先一心一意,迎接來自于李善長的挑戰。
這才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提起胡惟庸就罵,但有了剛才的這一番事,其實也讓他微松了一口氣。
方才他將胡惟庸給喊過來了,敲打一番。
說是敲打,反倒不如說二人之間已經達成了一個聯合。
那就是共同對付李善長。
雖然胡惟庸這個宰相,很多權利都沒拿到,被李善長架空。
但終究還是一個宰相。
在一些關鍵的時刻用的好,還是能發揮出不小作用的。
至于接下來的事兒,那就是等著徐達,鄧愈,馮勝等人來到京師,與他相見。
從而和他們建立更為穩定的關系。
把他們給牢牢的拉攏住。
有軍權在手,又有胡惟庸這個宰相。
兵馬不亂,那么很多事兒就好做得多。
只是再想起衛國公鄧愈女兒的事情后,朱元璋心頭又多少顯得有些沉重和煩悶。
她若不亂來,讓自己家老二娶了她,和衛國公鄧愈聯姻,事情多輕松,很好解決。
可偏偏那家伙是這樣一個性子!
這讓朱元璋都為之為難了。
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來。
不過還好,距離鄧愈回來最起碼還需要十天的功夫。
有這十來天的功夫,也足夠他想出好的解決辦法,把這個難題給解決了。
他就不相信,活人能讓尿憋死!
就不相信他想不出來好的應對之法!
父子二人又在這里說了一些事情后,朱標從武英殿里離開。
返回文華殿。
武英殿里只剩下了朱元璋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