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的身份足夠,本身能力不行。
雖然和皇家的關系很密切。
可那都是建立在老一輩的,還在的基礎之上。
可無論是上位,還是李文忠,這些都算不得年輕。
今后等到老曹國公李貞,曹國公李文忠,還有上位這些人一去世,李景隆和皇家之間的親情,就變得沒那么濃了。
所以思來想去,還是梅殷最合適。
“梅小友你對秋煙感觸挺好,那這事兒不就結了?
你就把秋煙當成一個尋常女子就行。”
梅殷聞言有些哭笑不得。
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明明是誠意伯的孫女,怎么可能能把她當成尋常女子?
見到劉伯溫在這件事情上,非常認真的樣子。
梅殷想了一下,覺得還是要通過別的辦法,來讓劉伯溫打消這個不靠譜的念頭。
當下便道:“青田先生,我這身份你也知道。
娶的是公主。
娶了公主的人,大多不太自由。
這婚姻之事,并不能自己做多少主。
這些事兒,我岳父和岳母他們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
梅殷準備把馬皇后朱元璋兩人拉出來替他擋槍了。
要用他們,讓劉伯溫知難而退。
不在這件事情上多言。
劉伯溫且能看不出來,梅殷是什么心思?
心中不由暗自笑了笑。
心道,我信你個鬼!
別人不知道你干出來的那些事兒,自己這個誠意伯莫非還不知道嗎?
別的不說,就沖在元宵晚宴上,整出來的死諫那一出,就能看得出來。
你這小子對于上位和皇后娘娘他們的意見,是不怎么聽的,
真要想干一些事兒,他們也阻攔不了。
不過在如此想著的時候,劉伯溫不僅僅不氣惱,相反心里面還挺高興。
因為他說了這么多,其實等的就是梅殷的這句話!
若是能夠通過之前的那些話,就讓梅殷把這事兒給認了。
那是再好不過。
不過按照他對梅殷的了解,梅殷八成是一再推辭。
自己繼續在這事上說,梅小友肯定會把皇上和皇后娘娘拉出來當說辭。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而只要梅小友把皇后和皇后娘娘二人拉出來當說辭,那不少事兒就好辦了。
這等于是梅小友已經把這件事的決定權,交到了上位和皇后娘娘二人的手里。
“梅小友的意思是說,這婚姻大事,全憑皇上位和皇后娘娘二人做主是吧?
梅小友考慮的周到。
確實應該如此。
梅思祖那里,和梅小友沒了關系。
上位和皇后娘娘,便是梅小友你的長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挺重要。
雖然這是要讓秋煙到你身邊做小的,還是要征得長輩同意才對。
這事兒,梅小友不必多擔心。
我接下來,就去找皇后娘娘和陛下說道說道。
爭取把這事兒給辦成了。
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了,!
梅小友你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
我知道梅小友心中的為難,既如此,我就把各種困難都給解決了,梅小友你只管等著把秋煙接到家里面就行。”
劉伯溫的語速,都變快了不少。
說完之后,不等梅殷在說什么話,劉伯溫就笑著快步離開。
根本不再給梅殷說話的機會。
而且,這個時候的劉伯溫,走起路來簡直是腳下生風。
年輕大小伙子都要趕不上。
哪里還有之前那拄著拐杖,慢慢悠悠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