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這里出聲勸丘福。
并且把朱棣都給搬了出來。
“是啊,公爺,這個時候真不能再追。
公爺不能只相信韃靼那邊一個俘虜的言語。
就這么不管不顧的追下去。
焉知這不是韃靼那邊故意留下的破綻?
這俘虜是不是專門這般說的?
我們已經追出來這么遠了,只宜停下,不宜再追!
撤軍也不行。
往回撤軍,那些狗韃靼肯定會調轉過頭來,對于咱們進行追趕。
到了那時,咱們就危險了。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原地結營自守。
敲響鑼鼓,晚上點亮火把,迷惑敵人,等待援軍。
再繼續這么追下去,只怕容易出事”
隨軍來的幾個將領,也都出言相勸。
丘福一張臉拉的老長。
尤其是對于那個,把朱棣搬出來說話的人,更是投去了嫌棄、甚至于是厭惡的目光。
“戰機稍縱即逝,有句話叫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就是因為,為將者在外要有隨機應變之能,以及相應權力。
戰場上的局面千變萬化,千里之外的人,很難得知具體情景。
眼前這韃靼不過如此,遇到過咱們損兵折將,已然是被我等天兵嚇破了膽子。
此時我等奮力向前,必能一戰平定!
勝利就在眼前,諸位何故在此說這種喪氣話?
老夫老早之前,便隨陛下南征北戰。
不知道打過仗,又砍死了多少人!
死在老夫手下的賊人,比你們吃的飯都多!
此戰,我有十足把握,我是主將,聽我的!
有什么后果,我一力承擔!
這是命令,不是商議!
違令者,軍法從事!!”
說到后來,丘福聲音已經變得極其嚴厲起來。
一副誰不聽話,就將誰就地格殺的架勢。
他是三軍統帥,資歷老,位置又高,重要的是手里面握著大權。
這個時候真是發了狠,把誰給砍了,今后都沒地方說理去
所以,最終也都只能是聽丘福的進行作戰。
不少人都坐在馬上流出淚來,但丘福對此的卻視而不見。
一副別人都是蠢蛋,只有他最是清醒的樣子
朱元璋看到此幕,已經是眉頭緊皺了,殺氣四溢!
如果有可能,他這個時候絕對已經動手,將丘福給砍死了!
老四這家伙怎么選的將?
怎么把這樣一個狗屁不通的人,弄成了三軍統帥,讓他來做事?
他這是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大將了?
自己洪武朝,不說那些國公了,就算是那些封侯的人,隨便拎出來一個做三軍統帥,都要比這狗屁丘福更加的合格。
到了老四這邊,終究還是有些人才凋零了
朱元璋已經有一些不想往后面再看了。
因為他知道,此戰丘福必敗!
這已經很明顯的一個圈套,丘福已經上了頭,只盯著眼前的利益,卻忘記了風險。
整個人就像是一頭蠢驢一樣,往前直沖!
丘福死就死了,可關鍵是他帶著的眾多大明的將士,可就被他害慘了。
在朱元璋如此想著的時候,畫面消失了。
馬上又有新的畫面浮現出來。
和之前相隔不過幾個時辰而已,
但此時情況,卻已變得完全不同。
只見以丘福為首的這些大明兵馬,被眾多韃靼兵馬團團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