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東周之時,這事情就根本性的改變。
周天子權威越來越小。
一段兒時間后,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名存實亡。
春秋五霸時,周天子這個天下公主,實際上成為了他們的附庸。
也成為他們所打出來的一個口號。
搶占大義。
比如尊王攘夷
周天子實際上控制的地方,只有其王邑以及其周圍的、十分有限的土地。
春秋時期倒還好,周天子雖然名存實亡,但最起碼還存在。
等到到戰國時,周天子存在感越來越低。
天下完全成為了戰國七雄,相互逐鹿的舞臺和戰場。
甚至于到了戰國后期,周天子都沒了
朱標看過的史書不少。
對于這些還是比較清楚的。
也正是因為,他才會升起濃濃的擔憂。
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
二妹夫所提出來的,把藩王封到外面去的辦法,若是仔細論起來的話。
和周朝的分封天下,其實也沒什么兩樣。
既然周朝分封諸侯,最終會落得這么一個下場,出現種種事情。
那自己的大明,對外進行分封后,長時間下去,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肯定會出現的。
到了那時,別管是春秋五霸也好,戰國七雄也好。
朱家的子孫,又必然會廝殺到一團。
無數宗親會因此流血,死掉。
這等事情,和朱標的初衷相違背。
也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
若是二妹夫這邊,沒有一個好的辦法,來把這個事兒給解決了。
那他還真的會在,二妹夫所提出的這個解決辦法上面存疑。
“大哥,你這么想,其實也很有道理。
但是有些事情,我與你說一說,你或許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周朝的分封,最終的結果確實是如此。
這點沒有什么好說的。
但過程卻并不太一樣。
提起周朝的分封制,很多人都會覺得周朝很傻。
明明是上好的國土,卻偏偏不自己掌控。
而要將其給分封出去,便宜的諸侯。
并最終引發了一系列的混戰
其實這么想是錯的。
因為這完全屬于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忽略了周朝建立時的事實情況。
忽略了周朝實行分封制的背景,以及生產水平。
脫離了當時的這些實際條件,以如今達到的水平和目光,去看幾千年前的事情。
肯定會有失偏頗。
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依照當時的生產條件,還有社會制度。
周朝根本就無力,控制那么多的土地。
周朝的分封天下,也并不是說,把已經打下來、治理好了地方給分出去。
而是說把眾多,根本不受周朝控制的地方,封給了同姓子弟,還有那些功臣。
有很多,根本就不是周朝本身所控制的地方。
至于那些經營好的地方,都在周天子手中牢牢的握著。
周王室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諸侯,是要自己去打拼的。
來到封地,需要要篳路藍縷,搞開發。
依靠他們所帶去的護衛,還有其他的一些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