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紅薯過了個冬之后,絕大部分都會壞掉。
一旦壞掉,可就太可惜了。
這事情,可就不太好辦了!
這些,可都是明年進行擴種的希望!
若是儲存不好,大量的壞掉。
到了明年,那想要擴大種植規模,就會變成奢望。
所以紅薯窖必須要挖好。
要把紅薯的儲存,給當成一等一的大事兒來做。
紅薯窖已經提前挖好了兩個了,現在正在挖的是第三個。
紅薯窖所選的地方,地勢要高,且土質也要黏厚。
這樣的話,往下挖個一丈深左右,也不會出水。
且紅薯窖堅固,不容易坍塌。
因為種的晚紅薯多,足足有三十五畝。
所以梅殷讓人挖出來的紅薯窖,里面的空間很大。
如此就可以,盡可能多的來儲存紅薯。
那五畝地肯定是不夠用的。
加上李景隆的地,也同樣種植不了三十五畝的晚紅薯。
但是不要忘記了,雙水村以及周圍的幾個村子,連同這莊子上的人,都被朱元璋給了梅殷。
成為了梅殷這邊的私人產業。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梅殷對于這田里面種什么有決定權。
當時為了擴種紅薯,他這里把一些適合種植紅薯的地,都給弄了下來,種了紅薯。
為此還將一些莊稼都給鏟除了。
沒辦法,事急從權。
只能如此做。
而這些被鏟掉的莊稼,梅殷也給了種植莊稼的人一定的補償,不會讓他們虧本。
這些地里種出來的紅薯,因為關系到接下來的推廣種植。
所以收獲之后,全部都要歸梅殷。
肯定是超出了,應該向這些人收的租子。
梅殷也不會讓這些人吃虧,今后會給出相應的補償
聽到了梅殷的話,挖紅薯窖的人,就變得更加的積極了。
把紅薯窖弄得特別的工整。
在這邊在這邊視察了一番,發現眾人做的是井井有條之后。
梅殷來到了玻璃廠那邊,
開始根據他的需求,讓人來生產相應的玻璃。
沒接下來建造溫室做準備。
這事情同樣很重要。
關系到今年冬天,他能不能在這邊吃到新鮮的瓜果蔬菜。
如今這玻璃廠中,已經是培養出來了一批,技術很是可以的工人。
在梅殷把他所需要的玻璃,相應的尺寸等諸多要求,給他們說出來后。
很快就開始生產了
“二姑父,你這是準備干什么?”
李景隆忍不住望著梅殷出聲詢問。
在自己家二姑父這里,他從來都是有什么問什么。
并不會覺得羞恥。
因為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相處,他早就已經打心眼里認同,自己家二姑父,就是比自己強的這一個事實。
在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后,他問自己家二姑父事情時,就顯得理所當然了,不會覺得有任何的羞恥。
而且,也知道自己家二姑父,不會因為自己的這些詢問,而感到厭煩。
二姑父喜歡人不懂就要問。
對于那些不懂裝懂的,才是真的很看不上。
自己家二姑父之前,就曾經讓人燒了不少那中水平如鏡、方方正正的玻璃用來做窗子。
在那之后,玻璃廠就一直在生產這種玻璃,
因為自己家二姑父新修的房子上面裝著的玻璃,宣傳性實在是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