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在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之后,想想漢唐時的高度,也不由得為之嘆了口氣。
多少是覺得這事有些難。
“既然這樣,那父皇你為什么,也同意二妹夫這么做?”
朱標望著朱元璋詢問。
朱元璋聞言,笑著說了實話。
“有棗沒棗捅兩桿子唄!”
讓他折騰去吧,能折騰出來一些花來,最好不過。
折騰不出來也沒什么損失。
就算是折騰一番,不僅僅沒有功,反而還折騰出來了一些過。
那也無妨。
捅出一些簍子,又能捅多大?
咱這邊能夠將其給承擔下。
讓他折騰去吧!”
聽到朱元璋這么說,朱標才算是徹底的明白,自己父皇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
不過,再仔細想想的話,倒也覺得自己父皇,會有這樣的態度,倒也正常。
原本朱標對于梅殷弄出來的這事,雖然有些擔憂,但最終心里面還是有著不低期待的。
這個時候,又聽到了自己父皇的這一番說辭之后。
也逐漸的讓自己心中的那些熱血消退了很多。
再去看這事,也同樣覺得自己家父皇說的很對。
這事兒想要干成,是真的不太好做。
難度太大了。
超越漢唐,就自己二妹夫所干出來的那些,確實有些不太好實現。
不是說朱標不重視這些,而是說從事實情況出發。
不過朱標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倒也不足為奇,能夠讓人理解。
朱標和朱元璋他們,畢竟生活在這個時代。
不知道后世是一個什么景象。
不知道這個時代的所謂的機巧,在后世都引起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
依照他們現在的眼光,還有固有的觀念去看這些,自然而然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結果。
哪怕是梅殷這邊,已經弄出來了不少的好東西。
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固有觀念想要破除,還是很難的。
尤其是把這個事,和超越漢唐的宏偉目標聯系到一起再去看。
就會越發感到無力……
……
“希望你這混小子,能夠再折騰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來吧。
你說的那些若是真能做到,那你對咱這個老丈人,多有不敬之事,咱就給你一筆勾銷。
咱到后面,還給你封國公。
可以與國同休的那種!”
武英殿內,在太子朱標從這邊離開之后,朱元璋背著雙手,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如此過了片刻后,開口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這話,要是被別人聽到,還不知道會震驚成什么樣子。
與國同休!
開國的國公
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兒!
是許許多多的人,做夢都不敢想的!
大明開國之后,只封了六個國公。
這六個,無一不是立下赫赫戰功之人。
當然,李善長除外。
但李善長立下的,雖然不是戰功。
別方面的功勞卻很大。
結果到了現在,朱元璋卻說要給梅殷封國公!
開國的那種!
不僅僅如此,還要與國同休。
這是多大的餅,多大的賞賜啊!
只要大明不滅,就可以一直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