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少時候,自己要是不把這個事兒,給說的嚴重。
老朱他還真不一定就會聽。
而稅收轉運制度,和別又不一樣。
稅收轉運制度這個事兒,現在真真切切的就是在這里,危害著大明。
并且,若是老朱能夠改的話,也可以很快就動手改進。
并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梅殷想要大明走得更遠,更加輝煌。
那么大明本身,所存在的這些問題,他自然不能忽略。
只有大明所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少。
才越能接近他的理想。
原本怒氣勃發的朱元璋,在聽到了梅殷所說出來的這一番話后。
心里面也不由得發生起了,諸多的想法。
有種恍然大悟之感。
覺得梅殷所說的,好像還真就是這么回事兒。
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之前所推行的稅收轉移制度里面的錯誤,錯在哪里。
畢竟,梅殷都已經將這些,給如此直白的說了出來。
若是按照梅殷所說的那些去想的話,好像……還真就是這么回事。
一時之間又是欣慰,又是氣憤,又是有些想笑。
同時還有些茫然。
不是……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明自己是想要讓大明,變得更好來著。
想要通過這樣的辦法,與民休息。
不過度勞民傷財。
怎么結果,卻偏偏就起到了反作用?
這世上的事兒,咋就這么難?
當然,這若是放在之前的時候,想要讓朱元璋,這么快的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認同梅殷所說的這些。
是根本不可能的。
朱元璋在很多事情上,其實是挺固執的。
不相信別人說的,更愿意相信自己所認識到的那一套。
其實也不僅僅是朱元璋,這也是許許多多人共有的特性。
固有認知難以改變。
但是現在,發生了很多的不同。
一方面是因為,如今這大明立國已經八九年了。
朱元璋經歷了很多的事兒。
而梅殷所說的,又是去年他才經歷過,惹的他大開殺戒的空印案。
這諸多事情,他是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這里面,還真的如同梅殷所說的那樣,有著諸多的問題。
其中有不少,還真的能夠歸結到自己所弄的,這制度上面去。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從一開始到現在,他都不知道被梅殷這個混賬東西,給死諫了多少次。
而且,每一次的最終結果,都是梅殷家伙對自己進行了死諫,并不是在那里危言聳聽。
一味的瞎說。
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他說的那些問題。
證明梅殷說的都對。
也是因此,到了這個時候讓他潛意識的就覺得,梅殷這次死諫的事,也同樣是對的。
更愿意,去認真的思索梅殷所說出來的這些話。
朱元璋此時的心緒,可謂是極其的復雜。
若非今日梅殷提醒,他是真的想不到,自己所做出來的這個自認為很不錯的政策。
居然有這這么大的問題!
這么大的危害!
居然是屬于,主動的將地方上的財權,都給放了出去。
而地方上的人,掌握了權力之后是什么樣的,他再清楚。
唐朝時的安史之亂,是怎么產生的?
就是唐朝朝廷一步步的放權,先是軍權,然后又有很大程度上的人事任免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