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里,梅殷看著三三兩兩,東一株西一棵,分散于田園之中的玉米。
心情顯得特別的舒暢。
被朱榑這么一個狗東西,給影響的心情,此時都已經迅速恢復,
相對于朱榑等小人,這個時候自己所看到的,才是真真正正的好東西。
有了紅薯,如今又有了玉米。
只要能夠將這兩樣東西給徹底的推廣開。
那么在今后,大明這邊就有了諸多的基礎。
很多事情,將會變得更為好做。
不說救萬民水火,最起碼能少餓死很多人。
能夠為這個世界做上一些事兒。
對于梅殷而言,這就已經算可以了。
此時的玉米,長得特別茁壯。
梅殷這里所尋找到的,七百三十一株玉米。
沒有一株死亡的。
而且,每一株都長得很是旺盛。
看起來要比梅殷在后世時所見的那種,在田里生長的玉米還要旺盛一些。
這也不知道是因為,梅殷他們這邊,在發現了玉米之后。
就在梅殷的帶領之下,對于玉米特別的上心,無比的重視,精心照料。
施肥捉蟲導致的。
還是說,這通過系統所獲得的玉米,都是加強版的。
和那些尋常的玉米有著極大的不同。
適應性很強。
也有可能是兩者兼有。
看著這些生長茁壯的玉米,梅殷的心情別提有多好。
這個時候,玉米已經結了棒子。
甚至于有一些,最先長出來的最
成為不再是之前的嫩黃。
而是變成了褐色。
等到再轉變成黑色后,玉米包里的玉米,就徹底的成熟了。
梅殷打量一會兒后。
輕輕的在一棒玉米的頂端,將一棒玉米包給撕開了一些。
看到里面那嫩黃色的玉米粒,只覺得異常的親切。
湊到邊上,用用力的嗅了嗅。
一股好聞的,獨屬于玉米的芳香,一下子就鉆入到了鼻孔當中。
讓人的心情都變好了很多。
梅殷差點都沒忍住,想要掰幾個棒子回去煮一煮。
不過,這樣的念頭終究還是被他給壓了下來。
現在的玉米還是太少。
而且玉米和紅薯還不一樣。
紅薯這東西,可以用藤蔓來插。
在當年,一株紅薯就能變成好多株。
玉米則不一樣。
玉米需要種子來種。
種出一顆就是一顆。
想要繼續擴大規模,只能等到氣候合適后。
把玉米種子給種下去。
那么他在這個時候,掰掉一棒玉米。
來年就將少上幾百株。
所以,為了今后擴大種植規模著想。
還是先將其給留下了。
等到明年玉米多種上一些后,再接著吃也不是不行。
不差這一會兒。
而這系統所給的玉米,明顯也是有著不一樣的品種。
有的玉米只有一個棒子,而且長得還特別的大。
有的玉米則不止一個棒子。
甚至于,還有一些玉米,從下到上足足有五個棒子之多!
不過按照梅殷的經驗,這種能長出多個棒子的,大概率都是最下的棒子,長的最好。
越往上長的就越差。
到了第四棒開始,基本上很難有什么玉米粒。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的玉米。
經過梅殷的一番仔細辨認,他覺得這些看起來比較小的玉米,有極大的可能,是那種專門用來做爆米花的小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