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血藤谷,隊伍沿著瀾滄江的支流向西而行。
阿吉說,再走三天,就能到傣族聚居地「孔雀壩」,那里的潑水節剛過,但竹樓里的米酒還沒喝完,菠蘿飯的香氣能飄出半里地。
“真的有那么香?”
“比苗家的糯米粑還好吃?”
火女舔了舔嘴唇,自從在苗寨吃了酸湯魚,她就對西南的美食充滿了向往。
“各有各的味道!”
阿吉掰著手指頭數:“菠蘿飯是甜的,用紫米和菠蘿蒸的,上面還撒椰絲。”
“手抓飯是咸香的,有雞肉、烤魚、炸花生,用芭蕉葉包著,吃的時候得用手抓,才夠味。”
“用手抓?”
鐘黎挑眉,她向來愛干凈:“那不是很油?”
“油才香呢!”
“滇洲這地方,以前我來過,吃過一次,現在想起來還流口水。”
軒轅坤接過話茬,他的身體恢復得不錯,臉色紅潤了許多。
葉晨欣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琰哥說了,你得清淡飲食,不許吃太油的。”
“就嘗一小口嘛,好不好?”
軒轅坤討價還價,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趙琰走在最前面,聽著身后的嬉鬧聲,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骨刀被他用布仔細包好,背在身后,像個普通的行囊。
瀾滄江的水碧綠如玉,岸邊的鳳尾竹隨風搖曳,像少女的裙擺,這樣的景致,讓人很難再想起灰袍人和蚩尤骨的陰霾。
“前面有個渡口,可以坐筏子過去,比走山路快。”
阿吉指著江面上的竹筏,認真說著。
撐筏的是個傣族大叔,穿著無領對襟短衫,頭上裹著紅色的頭巾,見他們過來,笑著用不太標準的漢語打招呼:“去孔雀壩?正好,我家就在那邊。”
竹筏很穩,用十幾根粗竹子捆扎而成,上面鋪著竹席。
火女興奮地跑到筏尾,伸手去夠江水,被葉晨欣一把拉住:“小心點,別掉下去。”
“水不深,掉下去也沒事。”
傣族大叔笑道:“我們傣族的孩子,三歲就會游水。”
“大叔,孔雀壩現在有什么熱鬧的?”
裴秀好奇地問了一句。
“最近在趕擺(集市),有賣銀飾的、織錦的,還有唱傣戲的,晚上還有篝火晚會,熱鬧得很!”
大叔撐著篙,竹筏在水面滑行,激起一圈圈漣漪:“你們要是趕上,還能嘗嘗我老婆做的舂雞腳,酸辣開胃,保管你們吃了還想吃。”
“舂雞腳?”
火女的眼睛亮了:“是用錘子砸的嗎?”
“差不多,用特制的石臼舂,放小米辣、檸檬、香菜,味道絕了!”
大叔說得興起,還哼起了傣家的小調,旋律輕快,像瀾滄江的流水。
趙琰看著江面上的晚霞,突然開口:“你們說,灰袍人要是看到這樣的景色,會不會也放下執念?”
張雪靠在竹筏的欄桿上,望著遠處的炊煙:“有些人心里的霧,不是風景能吹散的。”
“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守住這些風景,不讓他破壞。”
“說得對!”
蘇海燕點了點頭:“所以更得好好享受現在,不然豈不是白費了之前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