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孜然,在當時又稱安息茴香。
許多時候一種調料都是從神壇跌落民間,最后成為世俗普通的一種食材佐料。
最開始,這些香料都是祭祀所用,一來是為了保鮮,而來人們認為能接近神格。
后來人們發現這些香料放在食物中能增加一些美味,于是才慢慢普及開來。
孜然雖然在唐代就已經絲路傳入,可還沒有人把它用在燒烤上面。
就連這些御廚,他們也從沒做過這種實驗。
一道沒有孜然的烤羊如同一道沒有靈魂的烤羊,而孫星云給他的石板烤羊排注入了靈魂。
“你們做的炙羊肉是沒有靈魂的。”孫星云拍了拍手,將羊排出鍋了:“嘗嘗,什么才叫手藝!”
一名御廚副使走過來拿起一塊羊排嘗了嘗,孜然與羊肉的完美結合使得他的味蕾瞬間綻放,御廚副使不禁豎起大拇指:“小公爺,厲害!”
御廚使、御廚副使,宋置。為伎術官、武臣等階官。
所謂的伎術官,是指掌握某項技術或者數術的官吏。惠國公主病重,趙禎將宮里的御廚副使給派了過來。
八荒爭輳,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描寫了大宋朝的繁華盛世。
無數珍奇美味云集,孫星云還是低估了御廚的能力。花炊鵪子、荔枝白腰子、奶房簽、三脆羹、羊舌簽、肚簽、肫掌簽、鵪子羹、蛤蜊生、血粉羹……
三十多道菜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比如這“奶房簽”就是干酪與羊肉糜合,三脆羹是用嫩筍、小蕈、枸杞菜,油炒作羹,加胡椒尤佳。趙竹溪密夫酷嗜此,或作湯餅以奉親,名‘三脆’。
宋代有“簽”菜系列,只要是流行的食材,庖廚們都樂意用“簽”的烹飪方式一試。
中國古老的“簽”向來是以竹子為原料做的。“簽”系列菜是指用竹子做成的竹簾來加工卷菜。直白地講,就是現今加工日本壽司用的竹簾(將壽司裹緊的工具)。
這一工具在唐代便有了,壽司的制作方法被日本遣唐使帶回東瀛,傳承至今,成為日本國的國粹。
孫星云最終還是敗了,御廚確實厲害,相比之下衛國公府的廚子們做的菜就是豬食。
“你們幾個王八蛋,技不如人就要虛心求教,那個什么御廚副使,敢問尊姓大名?”
御廚見孫星云如此謙虛,也就不敢高傲,那御廚副使拱手道:“,小人諸葛孔方。”
“嗯,諸葛先生,我府上這幾個不成器的東西,你呢多指教指教,也讓他們學學手藝。”
諸葛孔方慌忙拱手:“小公爺說哪里話來,貴府幾位兄弟也是有些手藝,大家互相切磋交流便是。”
“嗯,既然諸葛先生這么說,那我也再露幾手獻丑了。”孫星云挽起袖子說道。
相比御廚們的各種花樣,孫星云做的幾個菜就比較簡單了,他用菜籽油炒了幾樣紅燒茄子、醋溜豆芽、熗拌菠菜等等。
而這幾樣不起眼的小菜卻又讓御廚副使諸葛孔方贊不絕口,在他眼里,孫星云才是神廚。
真正的廚藝高手,往往都是平淡中見神奇。孫星云其實并不怎么喜歡做菜,可他就是看不慣御廚們的囂張氣焰這才一試身手。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