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欣用自己的超級計算機進行計算,她說道:“以目前地球的科技力,消化完這三個科技至少需要三十六年。”
宇宙中的時間都是以百年計,千年計的,三十六年算是很短了。
而就在吳歌他們忙于科技的時候,虎空的探索艦隊傳來了好消息,他在遙遠的海豚座星系發現了一顆顆殖民的星球,而那個星系里還有三顆行星,雖然以他們目前的科技力量還無法改造,但卻可以在上面獲取他們想要的資源。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根據周雨欣的計算,殖民飛船想要去道那顆星球上并成功殖民至少需要四十七年。
這就好像當初吳歌在珠穆朗瑪峰發現的那個藏在山體內的殖民避難所一樣,吳歌也是在那里發現創世粒子的。
周雨欣的回歸對吳歌的幫助非常大,她不僅僅是帶回來了足夠多的信息,而且她自身的超級計算力也能幫助吳歌更好地發展地球文明。
以前吳歌管理下的地球文明就好像是散養的羊群,每天帶他們上山吃草,吃得飽吃不飽看它們自己找不找得到草吃,而且還要看山上的草地豐茂情況。
但周雨欣回歸后,管理系統就完全不一樣,現在已經像是集中化管理,不再放養,每只羊不需要上山就能吃到飼料,而且是規范化、監控式,什么時候喂養,什么時候休息,什么時候運動。
簡單來說急速效率更高了,但人們都變成了機械,只用服從吳歌行動的機械。
或許,這就是機械族的做事方法,畢竟在它們的星系里,只有七個擁有靈魂的機械生命,其他的機械都只不過是服務于它們七人而已。
但周雨欣已經把吳歌手下科學家是人類的情況也計算了進去,它把休息、娛樂、放松、節假日等都計算了出去,所以才得出消化三個科技需要三十六年的時間。
如果這些人是被俘虜來的科學家,是沒有娛樂、節假日等許久的話,這個時間或許還會縮短。
吳歌對此很好奇,他問道:“機械河系里也存在碳基智慧生物嗎?”
周雨欣點點頭:“有的,是當初機械文明征戰時候俘虜到的科學家,或是宗教學者之類的,畢竟機械族最不足的地方就是靈魂比碳基生命弱小,所以需要宗教學者的研究,它們才能壯大靈魂,神器也是,沒有從事宗教的學者那神器就無法啟動。”
吳歌逐漸發現,宇宙中任何一個文明其實都是各種種族的融合體,但不同種族之間區別就在于有的是統治者,有的是被統治者,而像地球族這樣各種種族混搭卻不存在統治與被統治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最高領袖,至高神是吳歌吧,因為只有他一個,因為統治所有種族的是一個個體,而不是一個種族,所以,地球族的其他種族們才能這樣幾乎沒有隔閡地生存在同一種文明中。
因為吳歌是個體,所以不存在壓迫和剝削,只要他統治地球族一天,那地球族的平衡就不會打破。
周雨欣說道:“機械族的前輩們對你也很感興趣,它們也很想知道你能以一己之力帶著這個文明走到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