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歌的帶領下,地球族不斷蠶食圣域文明的星系,他們的速度并不快,因為科技水平方面,地球族還是差圣域文明一些。
但周雨欣帶回來了機械聯盟的許多可對他們公開的科技,而機械聯盟可是神級文明,所以只要地球族把這些科技消化,那么達到超級文明應該沒什么問題。
而且在攻打圣域文明邊緣星系的時候,吳歌他們還能收集到圣域文明的一些科技。
畢竟吳歌一出現,對方就立刻逃跑了,他們已經把吳歌當成了人型的泰坦,只要見到就逃跑,那些科技造物全部留給地球族也無所謂。
而吳歌便對這些科技造物開始了研究,同時也研究圣域文明記錄歷史、記錄文化的虛擬裝置。
圣域文明的科技他讓小蘿帶著科學家展開研究,而他則開始研究起圣域文明的人文來。
圣域文明的歷史、文字中透露出了很多信息,吳歌甚至能從中找到地球上基督教和佛教的一些近似理念。
這不是說這些理念起源于地球,而是這些理念在整個銀河系傳播,如果他得到的信息沒錯的,這應該就是上古文明統治整個銀河系所留下的理念了。
吳歌開始對比地球上的各國歷史,他發現佛教和基督教其實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只是他們的表現形式不同,而根據各國的國情發生了一些變化。
但總的來說,兩者都是吸取信仰之力的宗教,甚至于,一些距離現代較近的道教也有香火之力的說法。
要知道,道教源自老子,源自《道德經》,而道德經可沒有信仰之力的說法,但自佛教引入國內后,道教也開始了燒香拜神。
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上古文明其實才是佛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而在圣域文明,這個結論就更清晰了,因為圣域文明的宗教里居然能找到佛教和基督教的影子,比如說天堂地獄這種說法。
然而在修行族中,是沒有天堂和地獄的說法的,看《道經》、《易經》、《抱樸子》等道書即可發現,道家沒有所謂香火之力的修行之道,有的只是性命雙修、內丹外丹的修行方法。
這種修真實質上和用科學方法探索自然是一樣的,和信仰無關。
所以從這里就可以看得出,凡是涉及信仰之力的存在就和這個上古文明脫不開關系。
吳歌向周雨欣問道:“你所在的機械聯盟有聽說過信仰之力嗎?”
周雨欣搖了搖頭:“沒有,在機械聯盟所在的星系沒有神族和幽冥族這兩種種族,但卻多了吞噬族和騰躍族兩種種族,不過這兩個種族已經消失在歷史中了。”
果然如此,各個河系的情況不同,像信仰之力這種東西就是銀河系獨有的,而神族和幽冥族也必定和上古文明脫不開關系。
這應該算得上靈魂學的范疇了,機械聯盟對靈魂的研究肯定不如那個上古文明對靈魂的研究透徹,可惜這個上古文明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