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濟關系國家/安/全與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中具有的重要支柱的地位,是未來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2023年是貫徹/二/十/大/精/神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收官后的首年,新一輪國企改革蓄勢待發,“數字中國”與“/一/帶/一/路/”等政策有望形成聯動,政策高度確立國企改革投資主線。疊加“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與央企“一利五率”考核機制的轉變,央國企價值重塑將帶動相應板塊估值中樞長期迎來抬升。關注三個投資主線:1)資源整合型(央企專業化整合/存在重組預期的標的);2)科創領頭型(“卡脖子”/國/家安/全方向“鏈主”企業);3)價值重估型(估值與盈利質量錯配的板塊和標的)。
特色估值,兩層含義,一是特色,而是估值,特色理解為國內國企中的所在領域的引領者,估值即低pe和低pb;/中/特/估/概念,同花順新增一個版塊指數,并給了一個/中/特/估/100,這是一個全新的指數,也意味著關注度的提升,類似之前的cpo之于ai版塊而言,屬于新,市場喜新厭舊是不變的真理;
由于/中/特/估/里所包含的股票太多,不能漫天撒網,必須有重點,這里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找/中/特/估/:
1、/中/特/估/+/一/帶/一/路/::重點:中國出版、中油資本、小商品城、北方國際、中國核建、中國石油、中工國際、青松建化、中鋼國際、青島港、中國重工;
2、/中/特/估/+ai傳媒::重點:中國出版、中國科傳、中國電影;
3、/中/特/估/+中字頭::中鐵裝備、中交地產、中遠海科、中船科技、中糧資本;
4、/中/特/估/+銀行(跨境支付)::國有四大銀行、中油資本、小商品城;
人工智能/ai:傳媒板塊是整個ai調整之時,逆勢走強的分支板塊,其次是知識產權ip,再次是游戲,周五市場,面對周四高潮的傳媒,本以為會調整,資金回流游戲,結果是,傳媒弱,但資金選擇的是/中/特/估/;
海外市場波動率的提升,必然導致港股波動加大。但在前期的調整之后,港股的高性價比逐漸顯現。5月港股布局應當把握市場波動下的逢低優配機遇,并在標的選擇上兼顧勝率和賠率。具體來說,我們推薦三大賽道機會:互聯網、高端制造、上游周期。其中,互聯網在前期調整后,估值性價比提升,加上ai大模型和后續應用產品的逐漸推出,互聯網平臺企業將獲得更多資金關注。高端制造領域具有不錯的性價比,且受益于自主可控大邏輯。上游周期板塊則會在充裕自由現金流和國企估值提升的雙重利好下有所表現。
五一節后首周,海外部分銀行風險事件繼續引發關注、美聯儲加息落地且緊縮節奏可能接近尾聲;國內五一假期消費和出行數據強勁反彈,投資者關注增長修復持續性,內外因素影響下本周上證指數微漲0.3%;成交方面,日均成交額維持1.1萬億元的較高水平,連續21個交易日成交額高于萬億元。北向資金單周凈流出約8億元。風格層面,偏大盤藍籌的滬深300小幅回落0.3%,偏成長風格的創業板指、科創50分別下跌2.5%、3.6%。行業和主題層面,金融板塊發力走強,綜合金融、銀行和非銀領漲市場;tmt板塊內部分化延續,傳媒表現較好;家電、通信、電子和消費者服務等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