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鋰電產業核心原材料碳酸鋰的期貨價格持續走弱。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上交易日更是跌破20萬元大關,收盤報196750元/噸,跌幅為5.54%,創上市以來新低。有機構認為,鋰價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矛盾,消費需求走弱、庫存上升。不過,經歷一輪大幅下跌后,碳酸鋰的價格正在觸及不少鋰礦企業成本線。“碳酸鋰的成本根據企業不同工藝略有不同,鹽湖和自有礦石資源的成本線整體在10萬元/噸以下,但缺少自有礦石等鋰鹽企業成本通常超過20萬元/噸,部分企業已有成本倒掛,這些企業成本端仍會有支撐。”
基于a股市場投資環境分析,尤其是當前市場存量博弈為主的背景下,建議關注以下“2+1”主線輪動:(1)國產科技替代創新: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通信(光芯片、運營商轉型數字經濟平臺)、計算機(ai算力、數據要素、信創)以及傳媒(游戲、廣告、平臺經濟)等;(2)大消費細分領域:醫藥生物、新能源消費、食品飲料、酒店、旅游、交運等;(3)中/國特色估值重塑主題:能源、電力、基建、房地產產業鏈等。
綜合分析:滬深交易所表示,研究將滬市主板股票、深市上市股票、基金等證券的申報數量要求調整為100股(份)起、以1股(份)遞增。此前,上述市場證券的申報數量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調整未涉及科創板股票。實際上,科創板在設立之時就已取消了100股整數倍的要求,申報數量在200股以上可以以1股為單位遞增。調整為100股(份)起、以1股(份)為單位遞增,交易數量更為靈活,將有助于降低投資者交易高價股的交易成本、提升投資者資金使用效率,進而提升投資者交易積極性和主板市場流動性。全面注冊制標志著融資端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在投資端,公募投顧、公募降費等一系列舉措正在落實;本次交易所的改革是推動完善交易制度和優化交易監管的舉措,后續還有望持續推出投資端和交易端改革方案。
注:(免責申明)本文僅為個人筆記,內含個股僅僅是作為分析參考,部分數據來源(東財,同花,財聯,民生,信達,浙商,招商,中信,西南,匯通等)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構成任何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該展翅翱翔,滿天烏云又能怎樣,穿越過就是陽光。感謝在股市最低迷的時候認識大家;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不負韶華不負君。
祝大家腰纏萬貫!股運長虹!順風順水!感謝諸君關注.點贊.評論.轉發!!!2023.08.15.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