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目前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0倍和11倍,較五年均值分別低18%和11%,與發達市場和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相比,分別低40%和30%,均處于歷史區間低位。近期的經濟刺激政策,特別是房地產相關的支持政策、消費增長重拾動力、企業投資增速加快等信號,有望讓經濟有更多復蘇的動力,也將帶動a股市場的投資潛力。
策略上:(1)中報“困境反轉”的亮點(家電、家具、紡服、汽車含重卡、船舶)、困境反轉政策受益(地產、券商);(2)科技奇點確定性——數字經濟ai+:服務器、光模塊、半導體設計;(3)永續經營確定性——“/中/特//.估/.-央國企重估”,高股息率&高自由現金流:煤炭、石油石化、電力。(4)港股把握兩條線索:一是外資反補流動性敏感:港股互聯網、可選消費(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大金融;二是困境反轉內外需鏈條:地產、建材、新能源整車、家電、工程機械。
看預期:炒股就是炒預期,由于緊縮就是4、5只的水平。而且堅決不會停發新股。那么緊縮的標準基本明確,減持的細則在所謂的座談會召開兩周之后仍然沒有下文,看來是有意而為之。盼利好沒盼到,盼了個假利好,甚至是有安撫式的利好,實則是發行常態化的利空。市場一定不會買賬的。怪不得北向資金出逃起來無比堅定。如此大的市場體量無人入市,都是賠錢惹的禍,市場自然就會預期不良。
看結論:利好沒盼到,盼來了緊縮就是4、5只的標準。像減持等其他利好更是遙遙無期。這樣失望情緒或將血洗周一。中長期看利好就像擠牙膏,擠一點出一點,不擠不出。其目的還抱著讓市場走箱體震蕩的老路,來收割2.1億股民和6億饑民的幻想。這恐怕將是一枕黃粱。因為無論機構還是散戶,在這個市場長達17年,特別是15年以來的8年的箱體震蕩當中,都是血本無歸,目前這個市場是一片荒涼,無人入市,更大的風險還在后邊。
看操作:還是那句話,套牢的臥倒。新資金絕不可在大勢逆轉之前入市,因為目前看這個底部就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最基本的政策底尚未顯現,市場底更是遙遙無期。
注:(免責申明)本文僅為個人筆記,內含個股僅僅是作為分析參考,部分數據來源(東財,同花,財聯,銀河,國金,信達,中信,華泰,粵開,萬得,匯通等)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構成任何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該展翅翱翔,滿天烏云又能怎樣,穿越過就是陽光。感謝在股市最低迷的時候認識大家;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不負韶華不負君。
祝大家腰纏萬貫!股/運長虹!順風順水!感謝諸君關注.點贊.評論.轉發!!!2023.09.17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