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11月09日光知道主線是肯定不夠的,還要懂得切換
閱讀蘊藏著無盡可能,有益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讓人生綻放光彩。
近期股民感受到11月行情特點,指數穩定后個股活躍舞臺,此外,還有一個因素要注意,那就是基金因素因素,不僅是排名沖刺,也有贖回壓力。實際上,注意到之前市場暴露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基金在里面有一些幫兇的意味,還有一些明星基金經理卸任,他們拿去了不菲的基金管理費,卻將基民的錢賠進去了,所以如今不僅市場公信力下降,基金也在被一些投資者看懂后,開啟了贖回,或許調整后還有顧慮,而一旦回血后,很可能贖回更加堅決。大家再去看浙江-國祥里面申報高價的基金們,就明白了,也會明白為什么說基金贖回潮的高峰還沒到來,因為很多人正在逐步看懂基金真面目。
從機構調倉角度,食品飲料仍然是機構第一大重倉,而其估值不便宜,所以缺乏大的想象空間。而新能源/車方面,還是需要時間去消化(2023年過剩之后,對供給是一種壓力,但還沒有完成出清后的供需再平衡,這個還得需要時間),也是資金持續流出的。實際上,從目前來看,機構調倉,需要有大容量的板塊容納,醫藥、半導體還是相對合理的蓄水池,容量足夠大,也的確超跌,業績方面也是在恢復中,打消掉很多的悲觀因素,就有修復空間。
用估值抄底是最容易落入陷阱的,在2022年底的時候,有不少機構和媒體提到中證新能源只有20倍市盈率,比2018年還要低,這是歷史大底。而當時提到的,2023年對新能源是不友好的,因為資本涌入導致的供給激增,這將帶來的是供大于求的情況,必然是要消化產能在2022在之前的十幾年時間里,中國的利率水平總是高于m國的。而隨著m聯儲這一波加息過后,美債利率大幅高于中國的國債利率,一些之前以中國十年期國債作為無風險收益率的分析都變得不那么可靠了。這也是很多股民在2022年使用所謂的估值指標,在分析a股底部時頻頻失效的原因。經常會有投資者說,a股跟漲不跟跌,其實并不是如此。首先,a股不是成熟市場,所以要和新興市場對比,清晰的同步走勢;其次,看懂大環境,以10年美債為無風險利率,a股也是跟隨其變化的大趨勢走勢;還有注意到歷次底部規律時一系列符合指標,如今符合度數據偏低,弱周期持續較長源于此。
10月進口超預期修復,主因在于政策呵護內需漸進修復和疊加地緣政治促使擴大進口。10月出口穩步回升,繼續堅定提示關注供給優勢帶來的出口韌性,“結構”重于“趨勢”、關注三大產業邏輯:其一、發達經濟體貧富差距擴大導致收入k型分化催生消費降級,和全球滯脹環境推動企業降本戰略,我國供應鏈優勢和產品性價比優勢有望搶占份額,紡服、輕工、機械、家電及家具等領域的中高端品類或將受益。其二、新興市場國家現代化的現實需求疊加近年來我國的外交、外貿等領域開拓布局,有望推動“中國制造”出口新興市場國家,一帶一路、東盟等是重要出口對象。其三、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進程的推進,有望在全球衰退環境下走出產業發展的獨立趨勢,帶動我國機電產品和新能源品類(新能源車、光伏等)的出口增長。
周三北向資金賣出,盤中出現一輪急跌,但可以看出市場情緒已經比前期明顯轉好,下午外資快速拋壓之下,引來了抄底盤,股指迅速止跌回升。可以看出外資已經帶不動節奏了,各種利好終于推動了量變到質變,預期正在改善。上午有條重要消息,央行行長發聲: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必要時對債務負擔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支持。這與去年的口徑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貨幣政策的邊際作用減小,財政政策開始放力,結合前期的萬億特別國債后的市場反應,a股的市場環境正在變化中。
周三大盤又是收陽十字星,這樣的話與昨天組成兩根并排十字星究竟是上漲中繼還是短線頭部呢?我覺得大盤反彈一階段之后敏感位出現這兩根并排十字星確實很難判斷,雖然我希望繼續反彈沖擊3100點,但也要防止反彈戛然而止,所以操作上還是要有兩手準備。只不過今晚剛剛出臺重磅利好刺激了,如果明天大盤不能放量拉升就要小心點了,指數不能在3050點左右停留太久,要不然久盤必跌。利好消息是滬深證券交易所:適當收緊上市公司再融資,滬深交易所重磅發布!再融資新規明確從嚴從緊,設定五大“紅線”,另外還有四部門召集房企開會釋放什么信號?這個消息主要是刺激房地產板塊,明天房地產板塊如果拉升大盤應該可以收陽線。
周三市場較之昨日虧錢效應有所加劇,其中此前10連板的天龍股份周三上演“天地板”,消費電子概念股陷入整理,森遠股份跌超10%、朝陽科技跌停、銀邦股份跌超8%。不過較好的是,短線情緒并未受到過多的影響,周三連板數量以及連板晉級率依舊保持相對高位,后續留意高位股虧錢效應是否會進一步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