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國內算力廠商突破點正是在此方向。近期,國產gpu廠商沐曦測試完成了mxc500系列gpu,兼容cuda生態;海光信息協處理器dcu產品兼容“類cuda”環境。而長期機遇則在構建自主的軟硬件生態。
天風證券國產芯片四大家族:海光信息,寒武紀,云天勵飛,景嘉微,華為所推出基于達芬奇架構的npu;在國內ai加速卡市場,華為市場份額居于前列。
算力租賃生態鏈還遠未到格局固化的階段,建議積極關注新進入者:中科金財、利通電子、東方材料、恒潤股份、蓮花健康、真視通等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的算力租賃建設還未產生具體收入,而基于三季報業績,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居前,且已有算力租賃服務運行的上市公司為福能東方、卓朗科技、順網科技、證通電子、紫天科技和城地香江。
周三最熱新聞是“杭州30億量化跑路”傳言,打開了私募造假的潘多拉魔盒,并將多家私募、券商托管、信托、期貨機構甚至國資都拖進泥淖。
過程上新動力投資了杭州匯盛,再下投至杭州余瑤,再下投杭州磐京等,過了好幾道,最后一道,是一個沒有托管人的產品。中間涉及到華泰托管、國金道富托管等幾個大的托管人。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業績全是假的,由最后一層向上層托管人提供的假數據,托管人也沒有復合就逐層上報了
這幾家公司要么背后實際控制人是同一人,還有一種可能他們都知道最后的機會,只是被當前的利益蒙蔽了眼睛,認為不會有這樣的結果,在高利益的誘惑下就做了。
至于數據單凡有一家數據是假的,最后的數據都是錯的,看到最后一家是杭州磐京產品沒有托管,那么他的數據自己可以隨便去編了,他就是底層穿透的資產,那么其他的數據都不會正確了。
我現在有個疑問,杭州余瑤怎么就把資產打到沒有托管的產品上了?杭州余瑤托管機構是哪家?他要承擔主要責任。在政策監管是就像一個水管一樣,前后都沒有問題,水管中間出現了一個很大洞,最后滿盤盡輸。
這里幾家機構都是有問題的:1、磐京基金涉嫌私募違規,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2、瑜瑤投資曾因違規加杠桿被處罰,3、華軟新動力fof投向杭州匯盛,他的規模不足5億,怎么會給他投了20多億,原頭華軟新動力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有一天一個金主爸爸給我投20多億,我決定不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