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有意思的現象,11月外資累計凈賣出a股17億元,但如果看近30日的外資個股買賣統計,能看出11月外資對于上證50權重股應該整體是凈買入的。那么問題來了,外資和國家隊都在買入權重股,上證50指數還創了新低,那么誰在賣?誰有這么多籌碼?
賣家很可能是那些已經形成贖回負反饋的機構們。臨近年底,機構如果前幾年猛干賽道股,現在很可能面臨巨大的贖回壓力,只好選流動性強沒暴跌的權重股賣。上證50、滬深300這些低估指數很可能處在一個底部快速交換籌碼的過程,而賣方大多都是由于非基本面原因而做出的被動賣出。如果這個推測成立,重要籌碼換手,市場看似無望的走勢可能正在孕育生機。
十二月開門黑幾成定局。不過越是逼近3000點,市場風險收益比越高,北交所的折騰也偃旗息鼓,最后的高低切換之后,大盤有望迎來新一波修復性行情,而超額利潤仍僅限于結構性行情中,前面強調的一主一輔,輔線短劇游戲在本輪行情中大放異彩,主線因為主力介入力度更深,體量更大,其動作慣性也更高,所以滯后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會遲到一點,不會缺席。技術上看,月線四連陰之后出現反彈的概率較大,另外股指目前也處于重要上漲趨勢線支撐位置。結合各方面情況來看,現在機會遠大于風險。磨底期,留在場內。
戰略上長期看好a股,戰術上建議參考右側量化信號。當前機構關注“家電”行業的股票,“石油石化”行業的機構關注度從高位下降;近期“電力及公用事業”、“機械”、“非銀行金融”、“交通運輸”、“傳媒”行業的機構關注度在提升。綜合多維度,2024年看多科技行業的相對收益。關注大盤成長類etf的投資機會。國內esg發展穩步向好,與國際進一步接軌。
熱點板塊方面,近期市場資金關注焦點主要在三條線上,一是消費電子、半導體芯片、數據要素、機器人、工業母機(機器視覺)等科技股;二是智能駕駛、高壓快充、燃料電池等為代表的汽車產業鏈。三是大消費和醫藥以及金融地產等藍籌白馬股。
注:(免責申明)本文僅為個人筆記,文中個股,撰文所需,非/為/薦/股,部分數據來源(東財,同花,財聯,國金,浙商,信達,中信,華福,中原,萬得,匯通等)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構成任何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該展翅翱翔,滿天烏云又能怎樣,穿越過就是陽光。感謝在股市最低迷的時候認識大家;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不負韶華不負君。
祝大家腰纏萬貫!股/運長虹!順風順水!感謝諸君關注.點贊.評論.轉發!!!2023.12.02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