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信號一是兩市成交量持續放大,增量資金進場抄底跡象明顯,連續跑路的外資風向標也開始抄底買入了,接下來如果市場量能進一步提升到8000億上方,那么年底之前滬指將有望重回3000點上方。
利好信號二是這次反彈是個股全面普漲,并不是像之前那樣神秘資金只強拉證券等權重股護指數,而是超跌嚴重的新能源、白酒、地產以及ai應用等多板塊合力走強推動,說明這是市場自發選擇結果。
利好信號三是今年來跌幅最慘、走勢最弱的創業板指數已經放量站上5天均線了,技術面看這是短線調整結束的重要標志。繼續看好大盤修復反彈行情,珍惜2900點附近低吸機會,逢低積極看多做多!
軍工航空漲幅居前,其中鋼研高鈉漲超10%,新興裝備、中航西飛、中航沈飛、派克新材等個股漲幅居前。國金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年初至今軍工板塊走勢較弱,內部分化,核心標的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或已反映訂單延遲、價格調整、稅收政策改革等多重負面因素,底部逐步明確。11月以來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發布的招標及中標公告數量顯著增加,10月份以來多個領域的軍工配套企業陸續披露訂單信息,采購及訂單下放或逐步恢復,行業邊際改善。
展望2024年,隨著人事調整逐步推進,軍工行業強計劃屬性下延遲訂單有望回補,中期調整落地后裝備發展思路明確,或將開啟以新型號、新裝備為主的新一輪采購周期,主機廠提前感知需求開啟備貨,景氣傳導下中上游訂單有望率先回暖。
新能源賽道延續昨日反彈勢頭,光伏、鋰電池板塊繼續領漲,中科云網、清源股份、領湃科技、滄州明珠、振邦智能等多股漲停,禾邁股份、華寶新能等漲幅靠前。消息面上,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8.5億千瓦,同比增長13.6%。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風電裝機容量約4.1億千瓦,同比增長17.6%。11月份,我國光伏逆變器出口額為5.60億美元,環比增長4.67%,這也是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光伏逆變器出口金額首次實現環比正增長。
得益于板塊個股整體嚴重超跌,加上政策面和基本面的持續修復,支撐新能源賽道延續修復行情,其中逆變器出口金額首次轉為增長態勢,印證了海外的儲能裝機需求的事實,且逆變器作為此前高位回撤幅度最大的細分,多數個股市值規模在板塊內也相對偏小,因此逆變器的修復可謂基本面修復和股價彈性兼備。不過在連續展開修復后仍需警惕上檔套牢盤的兌現壓力。
peek產業鏈以及部分機器人概念股再度活躍,中欣氟材、宇環數控、振邦智能漲停,華密新材、富恒新材漲超10%,新興裝備、珠城科技、易德龍等漲幅靠前。消息面上,工/信/部提出,2024年要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出臺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瞄準人形機器人、量子信息等產業。這已經是工/信/部在半年內第三次提及人形機器人,此前在11月,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件安全有效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