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新能源方向持續發力,除了光儲方向維持較高的活躍度以外,周四午后鋰電池板塊也加入了反彈大軍之中,中礦資源、融捷股份雙雙漲停,可以看到隨著短線情緒的回暖,市場整體賺錢效應正不斷的擴散。但需注意的是,7000億左右的量能水平下,是無法維持多個熱度連續上漲的。分化與輪動或仍是后續市場的主旋律,故應對上或應更多聚焦于前排活口標的之中。
11日市場是一個分化,創業板強,滬指弱,這來自于權重股的不同。而說到熱點,嘗試對上證50vs國證2000進行一個分析,可以發現最近3年,實際上,藍籌股表現都很差,但如果向前,2016-2020年則是藍籌股強周期的,尤其是2019-2021年初,這是最猛的一波。所以,當時就是以大為美。但最近2年,很明顯就是越小越炒作的情況,甚至微盤指數表現最優,不是說質地如何,而是說高頻交易,量化交易的模式。所以,局部和整體來看,這兩個風格對比,還是很有感觸的。
目前有一些權重股在護盤的,包括提到過的國有大銀行、煤炭等高股息模式的品種,但也有很明顯的群體性弱勢、跳水現象,所以對股民來說,必須有應對震蕩市弱周期的底層邏輯配置,否則很難應對長期低迷的行情。這才是股民最需要的,所謂的各種牛市掄,以及高預期都是不合時宜的。如今新低后有一些品種異動,率先超跌反抽,但不能改變趨勢,形成反轉,所以還是要小心。至少要區別對待,比如說業績報預增的超跌品種,近期的活躍還是有章可循的。
經常有投資者提問,板塊下.跌為什么,這只個股這么好,怎么就跌了呢?如果總是找原因,永遠找不到原因,如同上漲一樣,找得到確切原因嗎?所謂的原因,下.跌時候也有啊;所謂下.跌的原因,上漲時候也有啊。怎么辦?先找應對,漲或跌,這已經是事實了,怎么應對?永遠去想怎么辦,而不是喊為什么。
2023年大小盤風格切換頻繁,但總體上小盤風格相對大盤風格占優。展望2024年,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利好價值股,\/\/.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下半年有望開啟降息,美債利率下降、.\/中\/\/.利差收窄,均有助于對利率更敏感的成長股占優;國內宏觀流動性維持相對寬松,預計2同比增速維持高位、1同比增速震蕩、1-2增速差收窄幅度有限,伴隨國內宏觀.經.濟修復,成長股與價值股增速差預計呈縮小趨勢,相對利好價值股。2024年a.股.震蕩向上概率較大,但當前國際地緣因素擾動不斷。綜合分析,2024年上半年成長價值風格相對均衡,但隨著海外貨幣政策轉向,下半年成長股占優可能性逐步上升。
除此之外,也注意得到海外資金的持續貢獻。比如上交易日市場調整之際,北向資金出現罕見的逆勢掃貨,雖然凈流入不多,但給市場帶來信心提振。而周四,指數震蕩之際,北向資金迎來大幅的凈流入,并一度刺激指數快速上行。
估值歷史低位外資大行再度看好a.股.,近期以來,雖然市場持續走低,但海外機構紛紛表示看好中國股市。比如高盛預計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2024年的回報率分別為17%和19%,因企業盈利將增長約10%。而匯豐預測到2024年末,上證指數有望達到3400點,滬深300指數目標為4100點,深成指則預期達到點,分別對應14.3%、19.5%和26.0%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