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彭小玲呵斥一聲。
幾個小朋友安靜了下來。
“元元,你過來。”王慧英又說道。
元元走過去,王慧英繼續問:“你媽感冒了嗎?”
元元搖了搖頭,說:“沒有啊。”
“那她在干嘛?”
“我出門的時候,她坐在炕上給我做鞋子呢。”
這時候,時間也快到十一點了,其他女人都擦著嘴巴陸陸續續出來了。
有些甚至還在吃。
看到王慧英,她們又圍了上來,各種奉承。
這次來的女人,有一半,她們的年齡和王慧英差不多,兒子兒媳外出打工,她們在家帶孫子。
還有一半,就是和彭小玲一樣的年輕人,她們要么沒有婆婆,要么和婆婆不合,都是自己在家帶孩子。
關幼霜說:“媽,我這邊要忙了。”
“行,那我先回去了,中午你想吃啥?”
“都行媽,我早上本來吃得多,還不餓。”
王慧英離開后,這些女人又開始各種拍馬屁,無非就是關幼霜命好,碰到了好婆婆,再或者王慧英命好,遇到了能干的媳婦。
關幼霜擺擺手,說:“好了哈,時間差不多了,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環節。這個環節是自由創新比賽,大家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繡出一幅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時間為一個小時,完成后我會根據作品的創意、針法、顏色搭配等方面進行評分。”
“繡什么都可以嗎?”
“繡多大有沒有什么要求呢?”
“如果一個小時繡不完怎么辦呢?”
“如果得分很低就沒法進入刺繡廠了嗎?”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提問。
關幼霜耐心地一一解答,她說:“作品的大小不做要求,只是因為時間有限,這次準備的都是10厘米的繡繃,大家如果想繡的作品比較大,可以只繡其中一部分,我主要想看下大家的創意針法以及對色彩的理解,當然還有構圖。”
“對啊,要自己畫圖嗎?”一個女人問道。
“可以畫,也可以不畫,看大家自己。”
關幼霜知道,因為條件受限,農村很多人在刺繡前其實并不會畫比較精細的圖。
她們的處理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拿一塊黃土,在老粗布上畫個大概輪廓,第二種是把圖案畫在紙上,然后把紙剪下來,縫在布料上,然后再進行刺繡。
當然,還有一些刺繡厲害的人,是根本不需要畫圖的,腦海中有個輪廓就可以繡。
就正規刺繡而言,構圖以及后面的拓印都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她也為大家準備了齊全的拓印工具。
她打開一個工具盒子,說:“這個工具盒中有各種工具,大家盡管大膽去試。那我就先給大家演示下畫圖工具的使用。我們先來看下,怎么把紙上的圖印到布上。”
關幼霜拿起一片布正準備演示。
“哎呀呀,幼霜,終于找到你了。”
刺繡廠的大門口,出現了一個汗流浹背的肥胖女人,旁邊還跟著一個跟她身形差不多的年輕姑娘。
大家都向她們望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