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早朝,秦云回了御書房。
經歷昨夜對王敏的試探,他更緊迫,深似海的皇宮,甚至連枕邊貴妃都如此不簡單,還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對于王敏,秦云的態度是她能老實本分最好,若敢出幺蛾子,照樣廢掉
今天他了解到。
帝都的兵力,由三大營,二大衛組成,共計十余萬人。
但他真正能夠放心的就只有蕭翦的左大營,右大營跟中營大軍都被王家的人死死把持住了。
連金吾衛也是王明在統御青龍衛的大將位置倒是暫時空缺,是由副將在統御。
如果王家一旦想干大逆不道的事,自己這皇帝還面臨無軍可用的地步
這樣的兵變,古代不少。
治理朝綱,打壓權臣需要時間,秦云較為急切的是想辦法把握更多的軍隊。
正所謂槍桿子里出皇權,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青龍衛有兩萬多人,上任將軍因病去世,一直處于空缺狀態。
秦云將目光放在了這上面。
“我該怎么做呢”
他暗自嘀咕,連個提拔的人選都沒有。
“舉行武舉,武狀元”
秦云的眸子突然射出一道璀璨的光線
歷代帝皇,面臨無人可用,都會舉行科舉,招攬人才。
這也是皇帝提拔寒門人才的一大途徑
大夏,也不例外。
草,老子太聰明了
秦云噌的一下站了起來,臉上浮現笑容,來回走動個不停。
權臣大多都跟各地世家門閥有關,很多人他不敢用,但提拔寒門子弟不就行了嗎
“金吾衛與青龍衛都是皇宮禁軍,意義不言而喻,軍隊把控遠遠比政務把控還要嚴峻。”
“暫時就先這樣,一步一步來,林長書這些家伙以后再慢慢處理。”
他望向御書房外“來人,召蕭翦大將軍入宮覲見”
“”
晌午過后。
秦云虛心請教了蕭翦軍中事務,讓他發表了一下對于武舉的意見。
蕭翦聽聞前因后果之后,大為贊同
并且,他對陛下能夠禮賢下士的請教,非常欣慰,蕭家忠于皇上,不像王家,若朝廷大權歸于陛下一人之手,這是最好不過了。
于是,第二日上朝,秦云便說了舉行全國武舉的事宜,面向對象是寒門子弟,不從朝廷貴族子弟選拔。
而且隱晦表達了,武狀元將擔任禁軍青龍衛大將軍一職
消息一出,朝野震動
如果說一次提拔蕭翦,已經讓王渭等權臣坐立不安,心中不爽。
那么這一次舉行武狀元,拋出青龍衛大將軍的彩頭,如同扔了一顆雷進他們的褲腰帶里,不炸毛也得炸毛了。
王渭領著百官站出來各種反對,跟秦云臉紅脖子粗的爭論,完全是被踩到了痛處。
足足兩個小時的唾液仗。
秦云還是沒轍,因為朝中大臣反對的聲音太大了,一個個都快以死相逼了。
特別此次武舉,面向的對象是寒門子弟,更是遭到了許多酸儒的狂轟濫炸
寒門與貴族,歷代便是解不開的矛盾。
帝都禁軍的大將軍,意義非凡,近九成的大臣非富即貴,祖上都是儒師名人,他們不會允許寒門之人來動貴族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