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時分,島上人員的身份核查在秘密狀態下,全部又過了一遍。發現了兩名新的可疑分子,其中一人在一個月前就已登島,并接手了一家燒烤屋。而且從回看的監控中發現,這五人彼此之間都有聯系。
這一情況引起了安全中心的高度重視,‘方舟’組織能在一個月前派人登島,充分說明對手所圖甚大,而歐麥爾準將也因此陷入了糾結之中。
去年一年,準將的運氣比較好,成功晉級到高級將領后,又恰逢‘東盟新能源博覽會’定在了他負責的區域內召開,而這類高端會議安全中心的負責人要求的級別是準將或者少將,因此他也首次有了負責大區級會議安保工作的機會。
可以說是,時也、運也兩者缺一不可,而且任務完成的好壞,對他今后的晉升之路也是至關重要。
歐麥爾準將從領到任務的那一天起,就不敢有任何懈怠,按照應對‘kb襲擊’的標準,提前做足了各種預案,稱得上是以不變應萬變。但是所有的準備以及聘請的外援戰隊,都只是為了防患于未然,他有百分之九十的思想,是不希望出現kb襲擊,安然結束會議最好。
當然,正常人都希望不會出現kb襲擊,歐麥爾準將的思想也和保守無關,他只是正常做了該做的每一件事,等到會議結束就已圓滿完成首秀,何必一定要歷經烏煙瘴氣。
只不過到了此刻,不能這樣想了。‘方舟’的勢力前頭部隊已經登島,對手是擺明了要來,而且以歐麥爾準將從警多年經驗去分析,很可能還會是大手筆。留給他的選擇應該也只剩下了一個,只能去積極應對,最大限度地降低kb襲擊造成的傷害。畢竟敵人是在暗處,動機不明,抓得又都是己方看不到的漏洞,被動防御設想的再怎么周全,也不可能做到極致完善,很難預料在哪一個環節上會出問題。
這樣的話,誰也說不清最終的結果會如何,或許防御安排異常到位,敵對勢力無可乘之機,但也可能出現‘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可怕場景。
前一種結果當然最為理想,之后的功勞肯定是少不了,而后一種結果,大概率他會變成直接責任人。
歐麥爾準將的糾結也正在于此。因為‘藍海先鋒’提前發現了隱藏的kb分子,這也讓處在被動防御的安全中心,在應對策略上出現了多種選擇。會后,他獨自靜坐了十分鐘,給自己列出了三種選擇,只是哪一種為上策,卻是懸而未決。
第一主動出擊,迅速抓捕島上的kb分子,高調增兵,同時對外公布。如此做法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會讓kb勢力放棄這次行動。
第二守株待兔,外松內緊,先不驚動島內的kb分子,嚴密監視五人的行動和訊通。由于會議的第二天才會展出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資料解鎖需要中央光腦和各區的軍方代表共同在現場授權,在此之前資料是安全的,所以有一天的時間去挖掘五人的黨羽,在第二天的會議開始之前集中收網。
這個方案的好處,估計能夠打掉kb勢力一半的力量,既能有更多的收獲,也可能讓kb行動就此偃旗息鼓。壞處是不好預估‘方舟’勢力的決心,畢竟還有三天的會議時間,也許會招來‘方舟’更為瘋狂的報復行為。
第三放長線釣大魚,扮演‘黃雀’的角色,在暗中嚴密布控,等著對方出手,追求一網打盡的結果。歐麥爾準將敢這么想,緣于自己安排的防衛實力和已獲得的先機,另外他手里有一種新式的秘密武器,是一種比蚊子還小的竊聽器,名為‘納米飛蟲’。這個小玩意兒有極強的吸附力,還會自動調節顏色,附著在人身上很難被發現,雖然被稱為竊聽器,實則監聽定位不是主要功能,其牛掰之處,是可以作為一次性的攻擊武器使用,它能夠在遠程遙控下燒毀并釋放電流,瞬間麻痹神經系統,讓目標出現短暫的失能。缺點是由于體積過于小,無法遠程遙控,在眾目睽睽之下,投送難度非常大。
這個方案成功了自不必說,滔天的大功一件,能徹底瓦解一次精心策劃的kn行動,不能說史無前例,也是極為少有,歐麥爾準將靠著一次的輝煌戰績就能夠平步青云。只是一旦失敗,也難逃能力低下和急功近利的惡評。
在一番考慮后,歐麥爾準將更傾向于第一和第三個方案。求穩就選第一,先行清理毒瘤,其后的變數就交給老天爺了,這樣的的做法中規中矩,不會在后期被評定為決策失誤。
但是選擇第三,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獲勝的幾率并不算小。成功必備的幾個要素,如先機、秘密武器、精心打造的防御體系都占了,關鍵還有‘藍海先鋒’展現出來的強大能力,如果放棄,準將的心里又有所不甘。
想到‘藍海先鋒’,歐麥爾準將決定去看看那個年輕隊長在干什么,順便換換腦筋。他讓助手詢問了南洛,得知陳飛就在樓內的資料室,就獨自一人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