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1
這句廣為流傳的名言,是古代一位才華橫溢的"瑜",對處在同時期另一位才華更為出眾的"亮",在臨終前發出的心聲。其中包含了"瑜"的嫉妒和無奈,還有自嘆命運的不甘,以及對"亮"的贊賞和尊重。
在a、b組的對抗結束之后,黃星的情緒因心中強烈的不甘而變得相當糟糕,也可以說備受打擊。他實在想不通自己已盡了全力,為什么最終的結果卻會是那樣的令人尷尬。
當竹竿從木屋中一臉得意地走出,黃星就像被人重重的一掌刮在了臉上,直接讓打懵了。至此,縱使他還能想到萬般理由,也沒臉再去和b組爭奪情報,可謂輸得是難堪之極。
從虛境回到現實,身體的疲累很快會消失,只是精神上的損耗卻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恢復。一般在結束高強度的任務或是試煉之后,隊員們會得到兩天的休息時間,他們需要通過睡眠和放松,來緩解已超負荷使用的神經,同時也要及時調整心理狀態。
但黃星就是沒辦法入睡,腦子里翻來覆去都是任務的過程。他很清楚參加這次對抗的人員都是頂尖高手,兩組之間勝負的關鍵就在于誰能更好地把握細節。他猜測a組可能是在補給環節上出了問題,是自己的決策有失誤,才導致隊員的體力分配不夠合理,最終失去了優勢。
同時,黃星也知道隊友也都已拼盡了全力,而且其他人全程沒犯錯,他能想到的唯一失誤,就是在到達沙漠邊緣時,要直接進入還是原路返回尋找食物的選擇,而最終的結果證明自己當時的決策錯了。
但那只是剛輸掉對抗時想法,如今認真分析后,他認為這兩個選擇本身沒有對錯。
誰也不是能洞悉未來的神仙,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選擇進或是退,合理性只能是五五開,如果b組獲勝是因為選擇了后者,那就不是贏在了實力,而是贏在了運氣上。
黃星迫不及待地想搞清楚真相,這對于全隊的士氣和接下來的對抗極為關鍵,假設是運氣沒站在自己一方,輸掉一場的結果就并不可怕,畢竟還有兩次機會,運氣也不可能一直在b組,三局兩勝的賽制,最終靠得還是實力。
想到此,他再也沒辦法安心休息,一躍而起去找楊副大隊,在他的強烈請求下,a組在當晚進行了復盤總結。只是在觀看了b組對抗過程的回放后,全隊陷入了沉默中,黃星也在那時突然有了些古人"瑜"的無力感。
完全沒有運氣一說,對方贏得無可挑剔!
黃星第一次生出了不得不甘拜下風的感嘆。從對抗開始前的武器配置,到行軍安排和一路上的斬妖除怪,乃至抵達獸人營地后的戰術分配,可以說a組處處棋差一招,輸得不冤。
尤其陳飛獨斗巨尾沙蝎的驚人之舉,黃星只能是自嘆不如。他的天賦加上背后不為人知的非人磨練才有了今天的境界,早已過了盲目自信的階段,且非常了解巨尾沙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