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知道太原城易守難攻,也知道勝捷軍能打,卻沒想到太原城真守住了宗翰的大軍,城外還堆滿了金人的尸體。
不過勝捷軍的威風沒人愿意說出來,畢竟那是一群當著天子弒殺親王的反賊。
倒是有人聽到了其他意思,憤憤不平道:“好一個造反的勝捷軍,明面上給我們指路追擊宗翰大軍,其實就是不愿開門讓我們從城里過去。他們也許還想著,讓我們追上宗翰大軍,拼個你死我活,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反咬我們一口。”
宗澤也嘆息道:“這勝捷軍,這王稟,怎會造反?”
有人在旁勸道:“宗帥不必惋惜,這勝捷軍是奸臣童貫所創,這王稟也是童貫的親信,會弒殺親王造反也不是什么奇事。”
其實許多人都能猜到勝捷軍背后造反的原因,只是沒人愿意去提,因為這個原因情有可原,而且還很正義,很理所應當。
至少,勝捷軍面對著十萬女真大軍,沒有選擇投降,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抵抗。
關鍵是,勝捷軍還守住了宗翰大軍。
從這點來看,上到元帥將軍,下到普通士卒,許多人心里對勝捷軍其實是敬畏的,至少這是一支能抵抗女真人的軍隊,甚至是此戰中,唯一能抵抗女真人的軍隊。
勝捷軍也向所有人證明了,女真人并不是不能打敗的。
但所有正確的事,所有的不得已,那都是殺親王造反,這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大錯特錯,就該人人得而誅之。
所以許多人都不會將勝捷軍造反的是歸根于徽欽二帝的妥協,而是歸根于勝捷軍本身,甚至是歸根于已經死去的奸臣童貫。
這便是大多數古代人的思維,君為臣綱。
趙宋朝廷軟弱無能,腐敗不堪,宗澤怎會不知,但若是誰都選擇造反,那天下只會亂上加亂,分崩離析。
不僅要面對異族的侵犯,還會產生無休止的內亂。
見自家父親這副惋惜的模樣。
宗穎這時在旁說道:“父帥,當務之急,是要救回陛下與太上皇。勝捷軍造反之事,當以后再論。”
“嗯。”宗澤欣慰地點點頭,又一臉肅容道,“我軍趕了兩天的路,今晚就在此休整,明日發兵追擊宗翰大軍,定要救回陛下和太上皇。”
翌日,天大亮。
王稟來找葉凡,亭臺石桌,兩人相對而坐。
“金軍撤走了,宋軍追上去了。”王稟略帶感嘆。
葉凡淡然道:“肅王死了,我們已然沒有轉圜的余地。”
王稟笑了笑:“你誤會了,我沒有要轉圜的意思。老實說,若是讓我造反的人不是你葉凡,我也許會有些許轉圜的想法。但當我看到太原城外遍地都是女真人的尸體,我是鐵了心想跟著你造反了。或者說,我們不是在造反,而是在創造一個新的政權。到時,你葉凡就是皇。”
葉凡發現,王稟的自稱變了,卻也沒有提。倒是王稟說得話,讓他想到了一個人,于是葉凡說道:“王總管,肅王第一次來找我的時候,我們也是坐在這里,他當時說,稱帝之后讓我輔佐他。”
王稟心中好奇,于是問道:“你同意了?”
“我沒同意,但也沒拒絕。”葉凡抿了一口茶,這才又繼續說,“若是這位肅王合我心意,我其實是愿意輔佐他的,畢竟相比造反起家,有一個姓趙的人會方便許多。一些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也都能水到渠成,比如說折家軍,比如說外面的宋軍。只是后來的事,王總管也看到了,這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王稟聞言,心中也是惋惜。
想到肅王當日的所作所為,他也不禁為其感到可悲。
若是肅王能有些斗志,不肯開門投降,那得到葉凡這樣的人,想要再次穩定局面,甚至北伐一統大業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只不過,肅王的決定,導致了葉凡的暴動,也導致了勝捷軍的被迫造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