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聞言,冷冷一笑:“哼,好一個兩敗俱傷。朕倒是希望姓葉的能贏,至少他贏了,能說明我宋人并不是生來就骨頭軟。不比他西夏人軟,也不比他女真人軟。”
宋徽宗最后語氣略微激動,剛緩和的呼吸又加重了些,似乎又想到了許多已經發生的事情。
秦檜看著宋徽宗這變來變去的情緒,心中無奈,卻也沒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只是在等著宋徽宗緩解情緒,然后能給出一個答案。
良久,宋徽宗才緩緩說道:“出兵討賊之事,朕自有打算,明日一早讓宗穎來御書房見朕。”
“微臣領命。”秦檜拱手道。
宋徽宗擺手說:“沒什么事就下去吧。”
秦檜猶豫著,卻還是小心問道:“官家,李綱何時問斬,金人……金人那邊又催了。”
“又是金人?”宋徽宗強制壓下怒火,擺手道,“此事先放著,下去吧。”
秦檜見狀,也不好再說什么,拱手告退。“微臣告退。”
待秦檜轉身走出兩步,宋徽宗又說道:“李綱之事,若是金人再催,就告訴完顏宗望,朕剛上位,李綱又深得百姓擁護,若是如今斬了李綱,朕會失民心,位置怕是都坐不穩,希望他能夠理解朕的難處。”
秦檜轉身領命:“微臣領命。”
翌日清晨,汴梁城外的宋軍軍營,幾萬士兵在校場上做著簡單的操練。
只是大多數士兵操練的樣子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甚至仔細一看,許多人都沒有一個當兵的樣子,皆是萎靡不振。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今的汴梁城,甚至是整個北國,都是百廢待興,當兵的軍餉糧草,不知道比曾經少了多少。
許多士卒吃不飽飯,操練之時自然沒有多少體力。
通報之后,幾名宦官經過帥帳門口的幾名士卒,走進了帥帳。
帥帳中,宗穎見宮里來了人,也從椅子上站起身,以表恭敬。
為首的老宦官先開了口:“宗帥,陛下有令,傳你現在入宮面圣。”
“還請公公帶路。”
進了皇宮,去往御書房的路上,宗穎面容肅穆,心里想著一些已經發生了的事情。
如今的他,也就三十出頭,但許多事情的壓力,讓他頭上出現了若隱若現的白發,臉上也多了些許滄桑,這使得他看起來比同齡人穩重許多,或者說,老了一些。
而這一切的改變,還只是一年前的那一戰,父親宗澤戰死的那一晚。
父親走后,他義無反顧地扛起了帥旗,收攏著周邊的所有散兵,甚至是抗金義士。
漸漸地,五百人,五千人,五萬人,到如今的十幾萬將士,也成為了整個朝廷算得上最精銳的軍隊。
他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這十幾萬人的一軍統帥,成為了別人口中的那個宗帥。
靖康之變后,從群龍無首到康王趙構應天府登基,再到二帝莫名其妙地回歸汴梁城,康王趙構的主動讓位,現如今趙佶的復位。
作為一軍統帥的他,自然也多多少少插手了這些事。
說不上支持康王還是反對二帝,但朝堂文官的爭議,到康王趙構最后的主動讓位,還有前太宰李綱的入獄。
他覺得一切似乎也不是自己這個一軍統帥所能掌控的。
他也能猜到二帝能從金人手上回來的原因,或者說能猜到趙佶復位之后一些事情的改變。還有現在傳自己入宮的原因。
畢竟西夏那邊的大仗打起來了,許多事情也將會循序漸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