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僅僅是一句敵暗我明能解釋得了的。
打仗打的是什么?有時候打的就是情報二字。
李察哥轉過了身,背對著阿福,感嘆道:“阿福,你說這場仗我們若是輸了,那會如何?”
“殿下……”阿福看著李察哥這副模樣,張了張嘴也不知該說些什么。
只聽李察哥繼續說道:“大戰在即,本王若是輸了,兵敗如山倒,敵軍便可長驅直入,兵臨都城。屆時,會不會像女真兵臨汴梁城一般,不堪設想。”
阿福聞言,跪倒在地:“殿下還沒有輸,大夏也沒有輸。”
“可是鐵門關丟了,沒有了鐵門關,我們如今就只能是被動的局面,斥候完全沒有作用,怕是對方大軍出了鐵門關往這邊來,我們也不能盡早得到情報。大戰一旦打起來,說實話,本王沒有多少勝算。”李察哥說著這些消極的話語,露出無奈之色,“阿福,你是軍中老將了,此戰容不容易,你應該也能看得通透才是。府州軍來勢洶洶,兩個月就攻陷我大夏鐵門關東面所有城池,還有第一險關鐵門關。這樣的軍隊,縱使是不可一世的女真人怕是也不遑多讓了吧。”
阿福咬了咬牙說道:“殿下,末將斗膽,想要獻條下策。”
李察哥緩緩轉過了身,看著跪倒在地的阿福,皺了皺眉:“說。”
“講和。”阿福低著頭吐出了這兩個字,頓時只有兩人的帥帳凝重到了極點。
李察哥認真打量著跪在自己面前的阿福,淡淡說道:“未戰便要講和,你可知憑你這兩個字,本王就可以砍了你的頭,圣上就可以抄了你的家。”
“知道。”阿福回答。
“知道為何還要如此說。”
“末將冒死獻策,只為大夏安危。”
“好一個只為大夏安危。”李察哥冷笑,“本王倒想聽聽,你是如何為了大夏安危而冒死獻出此策的?”
“殿下,依末將猜想,府州軍發兵攻打我大夏有兩點原因。第一,他們造反之初,缺錢缺糧,所以是來搶錢糧的。但如今他們搶到了錢糧還不回去,反而這么快就拿下鐵門關,是因為害怕我們在他們離開之際追擊。最后與金人結盟共討之。”
“那第二點原因又是什么?”
“末將認為,他們猜到了我們要東征的想法,所以提前發動了戰爭。要不然單純為了搶錢搶糧,也不必與我大夏樹敵,畢竟女真大敵在北,再樹新敵,實在是不明智的選擇,縱使他們不怕樹敵。”
“所以,這跟你想要戰前求和有什么關系?”
“殿下,其實許多人都能猜到,金人勢必會趁機攻打府州城,所以府州軍應該也想回去了,只是有我們拖著,他們還不敢前去面對女真,害怕我們也跟著追到府州城,然后與金人聯手。現在求和,乃是最好的時機。只要我們雙方停戰,府州軍也不必在留在我大夏土地,而是回去安心與金人決戰。”
李察哥也不覺得阿福所言無理,只是對方打下了這么多城池,搶了這么多錢糧,如今未戰主動講和,實在有失大夏臉面。
最主要的是,講和一事,不知該如何與宮里的那位說。
畢竟李乾順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時候,就是要讓自己前來滅了府州軍的氣焰。如今未戰便要和一群賊軍講和,實在太說不過去了。
而且,講和其實就是主動求和,是承認自己低頭的表現。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