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對,絕不低頭。”
“我大夏二十萬精銳,未戰求和,莫非還怕了這群賊軍不成?”
“滅了這群賊軍,以振我大夏國威。”
……
朝堂上的百余西夏官員,多數憤慨出言,有甚者說到激動之時,更是揮舞手臂,似乎想親自去前線與那群宋地來的賊軍打上一架。場面有些混亂,如同菜市場一般吵鬧。
唯有幾個大臣沒有說話,只是時不時環視憤慨的眾人,然后想著一些事情。
突然李乾順一聲暴喝,龍威散開,朝堂立即安靜下來。
李乾順看向剛剛一直沒有說話的一個中年人,瞇了瞇眼問道:“往利愛卿,朕方才見你一言不發,可是心中有了求和之意?”
往利群,官職類似于宋朝的兵部尚書。
先鋒官往利云之父,亦是晉王李察哥的親家。
李乾順這么問,除了因為往利群兵部尚書的身份,自然也有這層關系。
見李乾順這么問,朝堂上的所有官員都將目光投向了往利群。
往利群微微頓了頓,環視了眾官員一眼,這才上前兩步說道:“陛下,臣心中并無求和之意,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臣覺得,晉王如今想要講和,看似唐突。但以晉王的身份,應該是看到了什么,否則斷不會提出談判講和一事。”
這時,之前率先反對講和的那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冷笑說道:“這么說,往利尚書是同意談判講和一事了。”
這名老者名喚房當戶,是一朝宰輔,地位崇高,身份尊貴。
房當戶這么說,許多大臣也紛紛向往利群投來不善的目光。
這當中自然不僅僅是因為戰還是和的事情,還夾雜了一些嫉妒的情感。
畢竟往利群得勢多年,兒子往利云還娶了郡主,與晉王李察哥結親,地位更加不可撼動,這些自然讓許多人羨慕嫉妒恨。
如今有了機會,便聯手起來對付往利群也不是什么怪事。
不管是哪個朝廷,又能有多少人去關心國家大事,即使關心了,又怎么會去細細考慮選擇戰,或是選擇和,分別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或者說是后果。
許多人只會更加在乎自己的利益,或者更愿意揣摩圣上的心思。
而一開始大家都無需揣摩,看見李乾順因為講和一事發怒,便已知道李乾順是主戰還是主和了。
所以許多人表現出來的憤慨,其實也是想讓李乾順知道自己很憤慨,而沒有真正去考慮一代軍神李察哥,為何會選擇講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