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這突然一問,張邦昌更加惶恐,因為這個問題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說自己是忠臣吧,自己又一路跟著造反了的府州軍,甚至還說葉凡造反沒什么錯,這算哪門子的宋廷忠臣。
但說自己是奸臣,不就說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了嗎。自己不是個好的臣子,葉凡還敢用自己?
張邦昌也能大致猜到,葉凡召見,大概就是因為乾廷剛剛成立,缺少可用之人,葉凡這才想到了曾經做過宰相的自己,想來今日召見,便是要用自己。
一路跟著府州軍,跟著葉凡,他看到了府州軍的強大,也看到了現如今的天下局勢。
雖然大乾立國只有一個多月,但許多人都能看到,如今的天下局勢,大宋已經明顯弱于大乾,他張邦昌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更加渴望做官,做大乾朝廷的官。
如今大乾天子就在他的面前,可能就要親自下旨重用于他,他張邦昌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所以他不會說自己是一個奸臣,即使這個奸臣只是在宋廷。
再說了,張邦昌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奸臣,他只是為了大宋,見到女真兇猛宋軍不能敵,于是提倡主和而已。
無論是主和派還是主戰派,都是為了大宋。
于是他回答道:“回陛下,草民在宋廷做官之時,雖然主和,但亦是為了大宋安危著想,所以草民覺得,草民即使不是忠臣,但也絕非奸臣。”
張邦昌的回答,葉凡說不上滿意,但覺得還算可以,還算實在。
這位北宋末年的宰相,金軍南下之時,便是主和派的代表。
對于此人,葉凡腦海里的那點歷史知識還是記得些的。
此人是忠是奸很難直接下定義,唯一能給此人貼上的標簽,那便是此人貪生怕死。
這一點,從他被送往金營,一路痛哭流涕便能推斷而出。
從他為了迎合葉凡,說葉凡造反沒錯的話語中也可以推斷而出。
當然了,貪生怕死也是人的正常心理,這一點沒有太大的問題。葉凡覺得,自己也可以用這一點來控制張邦昌,使用張邦昌。
乾廷剛剛成立,缺少可用的文官,更缺少有分量的文官。
因此葉凡便想到了宋廷宰相張邦昌。
對于此人,葉凡不會絕對信任,想要用他,更多的還是想利用張邦昌曾經是宋廷宰相的身份。
這樣的身份,說不上德高望重,但在許多人心中還是有些分量的。
而且一路以來,張邦昌跟隨府州軍,雖然是為了活命,但也是一個府州軍治下的百姓了,算得上是自己人。
“那朕又問你,若是在大乾,你是忠臣,還是奸臣?”
這樣的問話,實際上都是廢話,畢竟為了表忠心,誰都不可能說自己是奸臣。
但葉凡還是問了,就當隨意一問,得到對方一個表達忠心的態度。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