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將來,云頂國帝王的寶座肯定是叱云彥或叱云風一人的,皇后阿塔娜掌握云頂國朝權的籌碼可就多了一倍。
畢竟,現在叱云彥在明,澹臺家族的余孽肯定還在暗處。萬一,有人要加害叱云彥,那也是防不勝防。
蒼穹山一役,叱云彥出盡了風頭。
太子叱云伏龍拒不出兵援助,叱云彥帶軍救下受傷的云章帝。
危難之中救主,同時也給殘存的云頂國將士予信心,這是平時打勝多少場戰役也抵不過的功勞。
叱云彥,在這些將士的心里有著“救世主”的美譽。
事后,叱云彥被云章帝封了將軍,獲得了一部分的軍權,朝中沒有一個大臣膽敢說個“不”字。
但這也把叱云彥推到了風口浪尖,正如:裕戴其冠,必受其重。
云頂國歷來是馬背上的民族,以武力治國,重武輕文,主張以武力論英雄,以武力站朝堂。
他們世襲承爵位,承官位非常少。百姓們,他們祖祖輩輩靠軍功獲得官位,封侯拜相。
云頂國的最高統治者也是靠軍功選拔的,先帝、云章帝,無一不是從皇子中有軍功且能力出眾者脫穎而出的。
以前,叱云彥總是以文人的身份世人。在云頂國大部分人眼中,文人只會舞文弄墨,毫無用處。
說得難聽一點,像個小娘們似的。
但蒼穹山一役,叱云彥給人很大的改觀,能文能武,陣前救助。
而他們的太子爺,未來的儲君卻當個縮頭烏龜!
這些事實,不是任何一個人,三言兩語能夠抹殺的。
有點權謀的人,都明白云章帝的深意,云章帝這是要把帝位給叱云彥。
此舉,是云章帝為叱云彥以后鋪路,為叱云彥坐上帝位保駕護航。
或許,叱云彥本人對地位并不感興趣,但云章帝此舉讓叱云彥退無可退,只能默默地承受著一切。
朝堂前,有云章帝把持;后宮內,有皇后阿塔娜獨攬六宮的治理之權。
前前后后,帝后都為叱云彥掃除了障礙,只待時機成熟的一天。
軍師深知澹臺家族的秉性,澹臺家族得不到的,他們也不會讓他人得到。
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來個魚死網破而已。
要是真的有那么一天,叱云彥,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除去的,這也是為什么云章帝遲遲未廢了叱云伏龍的太子之位的原因。
只要叱云伏龍還是太子,那澹臺家的余孽就不會出同歸于盡的狠招。
至于叱云風……
或許,阿塔娜有更深的考慮。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軍師知道,那位皇后娘娘絕對不是簡單的人物。既然她能夠按捺住母子相認的相思之情,那大事何愁不成。
這樣的人,讓軍師更加地欽佩。
軍師的能力是有的,他不僅意在軍師方面,而且意在朝堂。
軍師的畢生追求是朝堂的丞相之位,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哪個臣子不會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