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rcb在內的幾乎所有比特幣平臺上,很少有人討論比特幣的支付場景是什么,或許在深層網絡里有人可以用比特幣換來一些特殊的服務和商品,或許黑客勒索的時候只收取比特幣,但在其他時候,真的很難找到可以用比特幣直接購買的商品。
但這并不妨礙比特幣成為當下最受投機者們歡迎的炒作標的物。
如果把比特幣看做一場去中心化的貨幣實驗,那么它的生態正陷入一種和中本聰預想中的完全相反的邏輯當中,短期套利者成為交易的主力,比特幣唯一的價值似乎只剩下投機屬性,甚至不如郁金香。
至少郁金香還能開出花來,聞一聞香氣,而比特幣只是存在于網絡上的一串數字代碼,如果它變得一文不值,那真的是一文不值。
t+0交易,724小時開盤,無漲跌幅限制,現貨杠桿……交易平臺也為投機者們準備好了一切暴漲暴跌的條件,開5倍甚至更高杠桿的人不在少數,每個人都摩拳擦掌,想要從這場技術革命中狠狠撈一筆。
與此同時,各種山寨幣,競爭幣和傳統金融機構投資的區塊鏈也紛紛出現,想要分一杯羹,或者干脆取代比特幣的技術中心地位,這其中既有李睿支持的以太坊,也有從去年下半年開始ico的各種五花八門的幣種。
ico對應的是股票市場中ipo的概念,最初源于區塊鏈圈子里的一些極客,他們無法通過傳統途徑獲得風險投資,干脆在圈子里發布各種項目白皮書,吸引感興趣的投資者用比特幣或者以太坊等數字貨幣予以支持,投資者可以獲得創業項目對應的服務,創業者則可以獲得項目的啟動資金。
聽上去是不是非常完美的雙贏模式?
可惜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模式,任何一種完美都需要靠嚴格的監管來實現,鎂國的sec號稱全球監管最嚴格,還不是有各種各樣的騙子公司?鏵國的股市監管……算了不提了,那就是個跟鏵國足球差不多的笑話。
但比起區塊鏈圈子,鏵國股市監管簡直可以稱為專業了,在ico當中,除了要按照約定發行代幣之外,發行者和投資者之間沒有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一切都憑良心。
良心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東西。
最初這個圈子里都是些信仰技術的資深人士,他們不但有技術也有理想,都懷揣著利用區塊鏈改變世界的理想主義,更加愛惜羽毛,也更值得信任。
那個時代的ico獲得了不菲的成功,其中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以太坊,如今以太坊已經成為比特幣之外最受信任和追捧的數字貨幣,前段時間的價格剛剛突破10鎂元,而且穩中有升。
隨著比特幣價值的高漲以及區塊鏈技術被很多大企業大公司盯上,越來越多的投機者進入這個圈子,當初以太坊發布白皮書的時候,整個圈子滿打滿算也就十幾萬人組成了核心社區,而僅僅幾個月之后,在核心社區之外,已經擠滿了數量高達百萬以上的新群體,這些人里既有精通技術的極客,也有精通金融的炒家,還有追逐金錢味道的投機客們,這些人的涌入,一方面壯大了比特幣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魚龍混雜和良莠不齊的局面,讓本來充滿了理想主義味道的ico迅速變了味。
一些ico,以發布者都想不到的速度變成了投機者們炒作的工具。
眾籌價格幾塊錢甚至幾毛錢的代幣,有可能變得一文不值,也有可能被選為炒作的標的物,在某個夜晚突然暴漲幾倍,幾十倍,乃至幾百幾千倍!
有人以0.5元價格購入的一萬個代幣,睡一覺之后,暴漲500倍,當場財富自由。
有人被暴漲十倍的代幣吸引,舉債接盤,幾個小時之后,全部資產歸零。
有人前一刻做多,下一刻做空,杠桿用的比孫悟空的棍棒還靈活,一天之內,幾十倍收益。
有人買入即跌,賣出就漲,像是被投機客們當作指路明燈,一天虧掉老婆本。